人们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关于体质分类。西方医学界奉为信条的气质学说,就是在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黏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当然也有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在行为中的表现,分为:兴奋型、活跃型、安静型、柔弱型。
相比较来说,唯有中医的体质学说与医疗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结合的。早在《*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同的体质分类方法,比如:根据对季节的适应能力来分类;根据先天禀赋的阴阳之气多少来分类;根据体型肥瘦、气血多少来分类,等等。
年正式发布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这个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它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并在国家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体质辨识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网上有在线体质测试,可以去搜索测一测。为了让大家了解亚健康状态的8种偏颇体质,这里对每个体质的一些特征进行了总结提炼,大家不妨先自我对照一下。气虚质
元气不足,以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口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
痰湿质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
湿热质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腻。
血瘀质
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
气郁质
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易叹息、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
特禀质
以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常见哮喘、风疹、咽痒、鼻塞、喷嚏等。
再总结一下,这8种偏颇体质的特征:气虚质—疲乏;阳虚质—怕冷;阴虚质—缺水;痰湿质—肥胖;湿热质—长痘;气郁质—郁闷;血瘀质—长斑;特禀质—过敏。如果疲乏、怕冷、缺水、肥胖、长痘、郁闷、长斑、过敏这些主要表现都没有,那么恭喜您!您基本上属于健康的平和质。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