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豨莶草
TUhjnbcbe - 2021/7/3 4:22:00
袪风湿热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寒,入肝脾肾经。辛行散,苦降泄,寒清热。具有良好的袪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之功,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经配伍亦可用于风寒湿痹。

豨莶草

xīxiāncǎo

来源:

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或*酒蒸制用。

相关名字:

珠草、肥猪草、粘不扎。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以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

袪风湿,利关节,解*。

性状鉴别: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cm,直径0.3~1cm;表面灰绿色、*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和细纵纹,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或带绿色,髓部宽广,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脉3出。有的可见*色头状花序,总苞片匙形。气微,味微苦。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苦燥,能袪筋骨间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宜于风湿热痹;酒制后寓补肝肾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或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为丸服,如豨莶散(《活人方汇编》)、豨莶丸(《万氏家抄方》);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济世养生经验集》)。《方脉正宗》配蕲蛇、*芪、当归、威灵仙等,治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

2.风疹,湿疮,疮痈。

本品辛能散风,生用苦寒能清热解*,化湿热。治风疹湿疮,可单用内服或外洗,亦可配白蒺藜、地肤子、白鲜皮等袪风利湿止痒之品。治疮痈肿*红肿热痛者,可配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药;《乾坤秘韫》治发背、疔疮,与五爪龙、小蓟、大蒜同用饮汁取汗。

此外,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煎服,9~12g。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风疹湿疮、疮痈宜生用。

鉴别用药:

豨莶草能袪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生用性寒,善清热解*,化湿热,除风痒,故宜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湿热疮疡、风疹、湿*瘙痒等证;

酒蒸制后转为甘温,袪风除湿之中寓有补益肝肾之功,故可用于风湿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及中风半身不遂等证,但单用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古籍摘要:

1.《本草图经》:“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者,亦能行大肠气……兼主风湿疮,肌肉顽痹。”

2.《本草蒙筌》:“疗暴中风邪,口眼喎斜者立效;治久渗湿痹,腰脚酸痛者殊功。”

3.《本草纲目》:“生捣汁服则令人吐,故云有小*。九蒸九暴则补人去痹,故云无*。生则性寒,熟则性温,云热者,非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酚性成分,豨莶苷,豨莶苷元,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苦味质等。还含有微量元素Zn、Cu、Fe、Mn等。

2.临床研究:豨莶草治疗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银屑病疗效满意。另有报道:用豨莶草30g,煎服,治疗疟疾多例,有效率95%(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豨莶草30g,荔枝草20g,红花10g,川牛膝10g,水煎服,药渣加水煎后坐浴,治疗非淋菌性前列腺炎68例,有效率86.8%(中医杂志,);豨莶草、鸡蛋壳各10份,甘草2份,制成水丸,每次4.5g,每日2次,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地方性氟病28例,有效率85.7%(新医药学杂志,)。又用治急性*疸型肝炎、夜盲症亦有较好疗效。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相关阅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防己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桑枝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秦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豨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