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曲池穴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TUhjnbcbe - 2021/6/29 18:37:00

导读

“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官能》),每条经络,都有它一定的循行部位与内脏联系,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穴位认识,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

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第1、2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指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再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部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出来夹口旁,交会人中,左侧的走到右侧,右侧的走到左侧,上夹鼻孔旁。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大肠,络肺,并与口、下齿、鼻等有联系。

4、主治功能:本经腧穴主治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

曲池穴

曲:弯曲。池:,水之停聚处。曲池:地名。穴在肘臂屈曲时肘横纹端凹陷如池之处也。必须屈肘取穴,凹陷方显。经气至此,有如水之入池。01定位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02取穴技巧

肘外辅骨,屈肘横纹头陷肿,以手拱胸取之。

03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动、静脉间的吻合支。

04穴位用法

针七分,得气先泻后补,灸三壮。

05主治功能

1、咽喉肿痛,齿痛,目疾。

2、瘾疹,湿疹,瘰疬。

3、热病,惊痫。

4、手臂肿痛,上肢不遂。

06穴位配伍

1、配血海穴,足三里穴治瘾疹;

2、配手三里穴治上肢不遂;

3、配太冲穴、大椎穴治高血压。

07常见病症

湿疹

天气逐渐变热,雨水增多,周围环境容易滋生湿热。人体顺应自然,亦易感受湿热,皮肤湿疹病症多发,表现为皮疹、瘙痒等。面对难缠的湿疹,我们除了做好日常生活的清洁卫生之外,还可以按揉曲池穴,保护我们的皮肤。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有清热利湿、疏风止痒之效。中医认为,皮肤湿疹病症,多由于湿热之邪郁结在肌肤所致;若湿疹瘙痒无定时,多兼夹风邪。故取曲池穴,清利体内湿热,兼可疏散风邪,而达到止痒护肤的功效。

按摩法:用指柔法,将拇指指腹点按于曲池穴上,其余四指抓住肘关节固定,按揉力度以酸痛感可耐受为宜,每次按揉10-15分钟,每日可多按数次。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按揉曲池穴也可以起到缓解手臂酸痛的效果。

本栏目指导专家简介*建业

*建业,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建业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年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年制中医医疗系本科毕业。年获首批“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享受*府特殊津贴。从医50多年,专于内科,擅用针灸治疗多系统的常见病和疑难病证,是“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传承人,常“独取一穴”治病,善用“无痛点针刺法”,为患者解除入针时的痛楚和心理恐惧问题。

赖新生

赖新生,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针灸学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首批全国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等职。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赖新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师从司徒铃教授,继承靳瑞教授学术思想,完成“三针疗法”体系创立工作。创立“通元针法”,提出“经穴-脑相关”理论。

陈秀华

陈秀华,医院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陈全新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人事部、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陈全新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委会副主委等职。先后获广东省“抗非”二等功、中国好人、羊城好医生等殊荣。擅长岭南陈氏针法、刺血、刮痧等特色疗法治疗疑难病症。

手太阴肺经穴位(滑动选读)

全方位经络穴位学习,让自己成为健康养生专家

中府穴咳嗽咳痰?流清涕?按按这个穴位可缓解

云门穴:宣肺止咳,泄热去烦,常揉这个穴

天府穴:调理肺气,疏通经络,试试按揉这个穴

侠白穴:心悸,心跳过速用此穴

尺泽穴:止咳平喘要穴

孔最穴: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列缺穴:防治落枕,头颈疼痛

经渠穴:防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太渊穴: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鱼际穴:清宣肺气,清热利咽

少商穴:清肺利咽,开窍醒神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滑动选读)

商阳穴:清泻阳明,宣肺利咽

二间穴:解表,清热,利咽

三间穴:齿痛,咽喉肿痛可缓解

合谷穴:作用广泛效果显著的特定穴(原穴)

阳溪穴:疏通气血、通经清瘀

偏历穴:清泻阳明,通调水道

温溜穴:温经发汗、疏风散寒

下廉穴:疏通经络,清肠利腑

上廉穴:调和肠胃,舒筋活血

手三里: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参考文献|《经络腧穴学》、《针灸大成》等,内容整合自医院

本文指导专家:*建业教授、赖新生教授、陈秀华教授

*文怡医生、*彬城医生、*文活医生、韩敦彦医生、张裕崇医生、吴跃峰医生等,对本文编辑亦有贡献

编辑|刘冬琴

责编|鉏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池穴清热利湿,疏风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