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
气温日渐升高
在户外一动就大汗淋漓
不少人直呼“热成狗”
其实,人体出汗分多种,有些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而有些可能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人体出汗分多种
正常出汗是生理现象,天气过于炎热,或因着急或从事体力劳动后出一身大汗,也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而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无缘无故就出汗,而且达到汗流浃背的程度,这就要查找原因了。
现代医学里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大汗淋漓。比如结核等传染病活动期、久病之后、交感神经功能异常、甲亢等内分泌疾病、风湿热、更年期等,都可以出现多汗、大汗现象。
中医把汗出异常分为自汗、战汗、盗汗、绝汗、闭汗等几种类型。前四种属于汗多的情况,后一种属于无汗的情况。
01
人在清醒时无缘无故出汗较多,称为自汗。
02
高烧全身战栗后出汗,称为战汗。
03
睡着以后出汗较多,称为盗汗。
04
绝汗是病情极危重时的一种大汗淋漓,又称脱汗,是人之将死的表现,“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05
怎么活动也不出汗,称为闭汗。
自汗不止分原因
清醒时经常汗流浃背,我们把它归于自汗的范围。虽然感觉是无缘无故出汗,事实上,自汗的原因很多,气虚、血虚、阳虚、痰湿,都可以是自汗的原因,但以气血不足居多。
自汗原因不同,伴随症状也有不同:
阳虚自汗的人一般怕冷;
痰湿自汗则身重困倦,阴天更甚;
伤风自汗可伴有感冒症状;
心虚自汗可有怔忡恍惚的表现;
肝热自汗会有多眠和口苦;
肾虚自汗可伴有腰膝酸软;
肺虚自汗多伴有咳喘;
脾虚自汗可同时有疲倦少食等表现。
如果结合脉诊和舌诊,也会各有特点,这些伴随表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如果轻度自汗或偶尔自汗倒不必忧心忡忡,只要注意锻炼和饮食调节,增强体质就可以了。中医讲“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如果长期自汗,流汗较多,则会伤阴,最终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造成恶性循环,加重身体不适。
长期自汗要注意
01
规律健身,提高机体免疫力。
02
如气血不足者需合理调配饮食,吃些红参、当归、*芪、大枣等调补气血的膳食。
03
不过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04
时常按揉合谷穴及足三里。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05
必要时找中医针对性地进行调理,中医对自汗有很好的辨证治疗效果。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图片:东南快报社健康新闻部
编辑:东南快报社健康新闻部
监制:陈懿萍
●警惕!一些位置“青筋”暴起是疾病的信号!
●福州市民请注意!44个中医常见病种实行按病种收付费啦!
●高龄女性想拼三胎?省妇幼生殖医学专家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