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骨关节炎防治的应用浅析
TUhjnbcbe - 2021/6/27 2:13:00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多在中老年人以后发病,全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OA患病率为46.3%[1]。在最常见的三大老年病中,OA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首位[2]。WHO已将本世纪第一个10年定为“骨和关节疾病的十年”(BoneandJointDecade),以此作为包括本病在内的骨与关节疾病的防治目标。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3]。且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4]。其病因可能与年龄、性别、创伤、职业等因素相关。中医将本病归于“骨痹”范畴。《素问·长刺节论》中有论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素问·痹论》:“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中藏经》“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则精气日衰……”,故其发病与肾有关。综观文献可见,年老气血不足,肝血肾精渐亏,筋骨失养,为本病发生之根本。外邪侵袭,致经络、筋骨、关节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发为痹证。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中具有重大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的重要性。“治未病”思想对疾病防治、预后有积极的作用,要贯穿疾病的始终[5]。本文从3个方面探讨“治未病”思想防治OA。

1 注重养生,早期预防

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即“防患于未然”。

1.1 食饮有节 饮食需规律,饥饱应适宜,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养,导致疾病;过饱既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输布,又可聚湿生痰化热,变生他病。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虚痰湿,气滞血瘀,都会成为OA的诱发和加重因素。

1.2 起居有常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的变化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每日应按时作息,工作有度,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寒湿骨痹者,适宜住较温暖的地方;湿热骨痹者,适宜住较阴凉的地方。《素问·上古天真论》告诫我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混俗颐生录》:“避风如避箭”。因此还需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骨关节炎防治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