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宝宝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变成全能女超人
然而面对宝宝身上各种各样的疹子
我们还是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就来做一个各种皮疹分辨护理小合集
风疹
01
发热/出疹/可传染/有疫苗
危险程度:★☆☆☆☆
发病季节:冬春季节高发。
感染途径:飞沫传播。
预防途径:接种疫苗。
易感人群:以1至5岁小儿最为多见,其余年龄段人群也可以发病。
重点知识:孕妇千万小心。
风疹典型特征:
发现宝宝低烧时,一般当天就会出疹
最初是脸上长皮疹,1天之内皮疹就会蔓延到孩子的脖子、躯干、脚和手掌。
皮疹呈浅红色,分布均匀,看起来与普通的病*疹没什么区别。
大概2~3天后皮疹就会消退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有些国家称之为「三日麻疹」。风疹的主要危害是对育龄女性,孕期女性如感染风疹,造成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达30%。
中医认为风疹主要在肺卫,时邪自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正邪交争,外泄皮肤从而发病。邪*病轻,多数较为稳定且轻微。
风疹带有传染性,明确诊断后需要隔离,隔离至出疹后7天。
预防风疹,按时接种疫苗。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腮风疫苗,8月龄、18月龄时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年6月起,原8月龄的麻风疫苗已改为麻腮风疫苗)。
麻疹
02
发热/出疹/可传染/有疫苗
危险程度:★★★☆☆
发病季节:冬春季节高发。
发病原因:接触麻疹患者。
复发情况:一次感染,终身免疫。
易感人群: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宝宝均为易感者。
麻疹典型特征:
刚开始是发热,通常会在高热后2~3天出疹,
最初长在宝宝的耳后、发际周围,之后蔓延到脸上、四肢和全身,通常24小时内会遍布全身。
皮疹最初呈亮红色,分布稀疏且不规则,用手指轻轻按压会褪色,严重者皮疹会互相融合,造成皮肤水肿。
大概一周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对于真的感染上“麻疹”的人群,我们也应该知道要如何应对,中医说“麻不厌透”“麻喜清凉”,意思就是说,麻疹为阳邪,以透为顺,以清为要,一旦发疹,就要助其透发。治疗的重点在于宝宝隔离和护理。
麻疹带有传染性,明确诊断后需要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患病期间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多喝水,吃易消化有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警惕并发症。
相比其他病*,麻疹病*合并肺炎、脑炎的机会要更多一些,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预防麻疹,按时接种疫苗。目前含有麻疹的疫苗为麻腮风疫苗,8月龄、18月龄时分别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年6月起,原8月龄的麻风疫苗已改为麻腮风疫苗)。
荨麻疹
03
出疹/过敏
危险程度:★★☆☆☆
发病季节:春季高发。
发病原因:花粉、灰尘、冷空气等过敏原。
易感人群:小儿多见,其余年龄段人群也可发病。
重点知识:注意远离过敏原。
荨麻疹(又称风团)常在过敏时出现,发作后会出现皮肤瘙痒,随即皮肤表面鼓包,进而连片成为风团,再严重可能发展为全身水肿。
出现荨麻疹后对症治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找到过敏源,然后尽量规避过敏源。
荨麻疹典型特征:
荨麻疹主要由过敏、感染和物理性刺激等原因导致。
红色凸起风团样皮疹,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大多会出现瘙痒症状。
通常起病较急,一会儿就消失。再过段时间又出现,反反复复。
如果如果反应较大,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荨麻疹在中医隶属于瘾疹之列。《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瘙隐疹候》云:“小儿因汗,解脱衣裳,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疹。”风性善行数变,易袭阳位,加之小儿脏腑娇嫩,汗出时,腠理开泄,风邪乘虚入内,则易发为该病。风邪为百病之长,易与湿邪、热邪相纠缠驳杂,侵犯肌表,从而形成荨麻疹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特点。
如果宝宝身上仅有几个荨麻疹,有些痒的感觉,可以涂点炉甘石洗剂止痒。
如果荨麻疹反复出现,又找不到原因,医院由医生判断了。
湿疹
04
出疹/过敏/保湿
湿疹,中医称为奶癣,它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临床一般是皮肤红斑,粟粒状丘疹,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并伴有剧烈瘙痒这些特征。湿疹的孩子其实挺难受,他会觉得痒,一挠又破了,又出水,恶性循环,常会全身都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体内内蕴湿热、外感风热,风湿热邪相互波及,然后就发于人的肌肤外表,而形成了看到的湿疹现象。湿疹的部位因孩子而异,我见过全身都是湿疹的孩子,挺可怜的,也见到有的只在头面部,多发于颜面的,也有的在额头、在腿上、在屁股上等等,特别是身体容易蕴藏热度的地方,更容易产生湿疹,而且会伴随着剧烈的瘙痒,因为这个瘙痒会让儿童睡卧不安,神情烦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迁延难愈,或者愈后反复不止。
湿疹典型特征:
湿疹主要由过敏所致,先出现于脸部和耳部,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容易表现出脱屑和渗出。
遇到湿疹的孩子,可不可以推推小手去解决?
答案是,很多孩子是可以的,我们一般用的基础方是八卦、清胃、六腑,然后随症加减,因为八卦是调理孩子气机的,而且可以消食理气,升清降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达到动态的平衡,清胃六腑的穴位可以清利湿热,泻火解*,使湿疹达到缓解。当我们遇到湿疹孩子时,不要光盯着湿疹这一个现象,我们首先要联想到的,很大程度上是脾胃,要问孩子的饮食睡眠,要问他生长发育的情况,以及生活的环境。
湿疹常与遗传或过敏有关,同时也和带养人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如果见到湿疹的孩子,除了看她脾胃是否健康,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孩子的带养人,一般来说,都有脾气急的,或者脾胃很弱的;特别是在哺乳期的孩子,更要注意这一点,看他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状态?因为妈妈经常上火,孩子再吃了妈妈的奶,当作食物,这样对孩子影响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