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史:女性,56岁,肢体关节疼痛1年。
要求:围绕以上主诉,口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分值:10分
评分标准5月20日7号题
总分:10分
一:问诊内容(9分)
(一)现病史(7分)
1.根据主诉进行问诊
(1)有无发病诱因(居住环境、感受寒湿)?发病时间、起病缓急?
0.5分
(2)肢体关节疼痛的部位(—个或多个关节)、性质(俊痛、重痛、热痛)、程度,痛有定处还是游走不定,是否伴关节屈伸不利、肿胀,冷热喜恶?
1分
(3)有无恶寒?有无发热?有无关节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有无口渴?有无心悸气短?
1分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
1.5分
2.诊疗经过(2分)
(1)医院诊治?作过哪些检查?比如CT,结果如何
1分
(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1分
3.一般情况(1分)
发病以来精神状况、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1分
(二)其他相关病史(3分)
1、药物过敏史,有无烟酒嗜好;
0.5分
2、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等病史。
1.5分
二:问诊技巧(1分)
弘图教育安卓医考老师警示:禁止把问诊技巧回答,这是考官印象分!
(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0.5分
(二)能够围绕免病情询问。
0.5分
中医病案摘要13:
李某,男,58岁,已婚,教师。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因工作劳累,睡眠较少,反复出现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近日因工作焦虑,心慌加重,有时持续1小时方能缓解。现症:心悸气短,不能自主,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请与奔豚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心悸
中医证候诊断
心血不足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怠倦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心悸与奔豚
奔豚发作乏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中医治法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剂名称
归脾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白术10克,*芪15克,*参12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龙眼肉10克,木香6克
中医病案摘要14:
郑某,男,86岁,已婚,离休干部。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1年来时有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处固定,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请与真心痛相鉴别。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胸痹
中医证候诊断
心血瘀阻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为主症,诊断为胸痹。(1分)
2.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处固定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辨证为心血瘀阻证(1分)
3.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不通则痛,而引发本病。(2分)
中医类证鉴别
(助理无需掌握)
1.胸痹以胸部闷痛,胸痛彻背为特征。
2.真心痛乃胸痹的进—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症候。
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剂名称
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柴胡9g赤芍15g枳壳9g当归12g生地*15g甘草6g桔梗9g葛根30g川牛膝18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西医病案摘要13:
王某,女,42岁,已婚,工人。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全腹胀满,伴双下肢轻度水肿。近年来饭后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现症:腹大坚满,面目肌肤发*,恶心欲呕,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大便秘结。
查体:T37.5℃,P88次/分,R20次/分,BP/80mmHg。慢性病容,颈部见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染。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液波震颤(+)。双下肢水肿(+)。舌红,苔*腻,脉弦滑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lOg/L,红细胞3.5×l/L,白细胞8.5×l09/L。血总胆红素48.5μmo1/L,直接胆红素23.2μmo1/L。白蛋白(A)27g/L,球蛋白(G)36g/L,谷丙转氨酶(ALT)38U/L,谷草转氨酶(AST)58U/L,HBsAg(+)。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鼓胀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蕴脾证
西医诊断
肝硬化
西医诊断依据
①患者乏力、全腹胀满,双下肢轻度水肿。
②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退。
③颈部见蜘蛛痣。巩膜*染。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液波震颤(+)。双下肢水肿(+)。
④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A/G倒置,AST升高,HBsAg(+)。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剂名称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白术3g,人参3g,炙甘草3g,姜*3g,茯苓6g,干姜6g,砂仁6g(后下),泽泻9g,橘皮9g,知母12g,*芩36g,*连15g,半夏15g,枳实15g,姜厚朴30g,茵陈18g,栀子12g,大*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一般治疗:休息;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禁酒,慎用巴比妥类镇静药;少盐或无盐等。
②药物治疗:水飞蓟素、维生素类药物,慎用损伤肝脏药物,酌情抗病*治疗。
③腹水的治疗:限制钠、水的摄入;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联合应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等。
中西医病案摘要14:(助理不要求)
章某,男,72岁,已婚,退休工人。年8月19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始出现小便频数不爽,滴沥不尽,尿少热赤,伴有神疲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
查体:形体消瘦,手足心热。直肠指诊示前列腺如鹅卵大,质地硬韧,中央沟消失。舌红,苔薄*,脉细数。
辅助检查:B超示前列腺Ⅲ度增大,回声均匀,膀胱残余尿量60mL。
时间:25分钟分值:20分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
精癃
中医证候诊断
肾阴亏虚证
西医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西医诊断依据
①小便频数不爽,滴沥不尽。
②直肠指诊示前列腺如鹅卵大,质地硬韧,中央沟消失。
③B超示前列腺Ⅲ度增大,回声均匀,膀胱残余尿量60mL。
中医治法
滋补肾阴,清利小便。
方剂名称
知柏地*丸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
及煎服法
知母6g,*柏6g,熟地*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炼蜜为丸,每服6g,
温开水送下。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①一般治疗:戒烟禁酒,忌食辛辣,避免受凉,预防感染,保持心态平和,多饮水,不憋尿。
②药物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坦索罗辛)、植物药(太得恩)。
③手术治疗(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等)。
未完待续......
每日一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