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内伤杂病病机3逆乱
TUhjnbcbe - 2021/6/15 11:39:00

(3)逆乱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通过生克制化,保持着互助互制、相辅相成、和谐有序的关系。要保持这种关系状态,就必须赖以气的正常升降出入。一般情况下,脏腑各秉其性,各司其职,肝、脾主升,肺、胃主降,水火相济,协调配合,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

若气机骤然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则发为厥证,可见卒然昏不知人,或伴有四肢逆冷等症状;肺气上逆可致咳、喘,胃气上逆可致呕、呃;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可致头痛、眩晕;脾气下陷则可致痞满、脱肛、癃闭等。

脏腑失和,关系失序,是内伤杂病常见的病变状态。比如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此为心肾不交,可见心悸、失眠等;肝气横逆,恃强凌弱,最易戕土,犯胃可致胃痛、呕吐、呃逆等,乘脾可致泄泻等。此外,营卫失和、木火刑金、火不生土等,也都是常见的脏腑、气血失调紊乱形式。

一些脏腑性喜清静而为,不耐侵扰。当遇邪滋扰,尤其是阳热之邪,这种静谧即会被打破,进而不能正常司职。比如痰热、痰火、肝火等扰心,可致心悸、失眠,甚至狂证;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可致*疸;风热或痰热扰肺,则可致咳嗽、喘证;郁火、肝阳、虚火等扰及脑窍则发为眩晕;郁火、湿热或虚火扰动精室,则发为遗精。

总结

上述所列举的只是内伤杂病的常见病机类别,另有几点还须注意:

1.此种分类显然不能全部涵盖内科病证的发病形式,比如与热*相关的肺痈、痢疾等,发病往往通过热壅血瘀、腐肉败血而形成;热盛导致出血,是由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等,这就需要结合病因、病位、病情加以具体分析。

2.上述致病形式时常可相兼交织出现,既可表现为同类型之间病因的交互为患,比如气滞血瘀、痰气郁结、痰湿中阻、痰瘀痹阻,或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也常可见不同类型的相兼为病,比如肝气乘脾犯胃,即是紊乱与阻滞并见;而气血阴阳亏虚作为病理基础,几乎可与其他任何致病形式并见,呈现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证。

这种现象在一些病证中尤为常见,比如泄泻的病机关键是“脾虚湿盛”;鼓胀的基本病理变化总属肝、脾、肾三脏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中风的发病涉及“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六端等。

3.上述致病形式既可处于病变的终末环节导致某一病证的发生,比如气滞之于郁证、血瘀之于痛证、正虚之于虚劳等,但更多的是处于中间环节引发多个兼证。

4.病机类别决定着治疗的导向或侧重,比如阻滞者重在疏通,留积者重在祛除,逆乱者重在调和、制约,失养者重在补益等,但这要建立在辨别清楚发病原因、明晰发病过程的基础之上,尤其要注重消除病因,阻断病变环节。

▼往期精彩回顾▼

中医内伤杂病病机(2)——失养

中医内伤杂病病机(1)——阻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内伤杂病病机3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