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夏气与心气相通,预防养生是关键
TUhjnbcbe - 2021/6/15 11:38:00
北京皮肤科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10.html
金膳祥夏季养生之道

五月是夏天即将开始的时候,5月5日将迎来“立夏”节气。立夏之后,气温渐渐走高,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专家指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季养生要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因“汗”出伤阳。但是突然变暖的同时昼夜温差大,引发流行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概率增大,如何养生是关键。

我们该怎样“预防”?01早晚加衣

五月立夏节气过后,清气上升,大地渐暖。此节气中肝阳易亢,高血压病的易发期,此时的养生要以降压减脂为主,不适合进补,防止上火

清明过后,我国北方地区升温快,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这种气候直接影响人们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身体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病菌、病*等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所以要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02柔和适量

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瑜珈等;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导致血压升高等。可以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坚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以与外界达到平衡。

03养肝护肝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夏相应,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04甘碱酸

《千金方》载,夏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发寒散邪,扶助阳气

05预防上火

春天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份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丢失。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如何鉴别季节性湿气?怎么除湿!如何鉴别身体中的湿气?01身体感觉和精神状态

身体湿气重时很容易感到疲倦,甚至刚起床就有全身酸痛、胸闷疲劳、四肢沉重、懒得活动,连情绪也十分低落,头脑都昏昏沉沉的只想睡觉。如果近几天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病症只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体内湿气过重了。少气懒言其实是肺气虚的表现,而脾和肺是有联系的,脾虚之后就会出现肺气虚的状况了,这时候就要注意除湿了。

02眼肿、舐环正常

最近是不是经常眼皮肿眼袋重呢?然后再吐出头看看,舌苔是不是正常呢?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面有--层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刷牙时感觉恶心是比较常见的湿气重的表现。如果舌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质褐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03大小便不顺畅

确认是否脾湿,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金*色条形。而如果颜色发青、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便秘感强,但是大便又粘又稀,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频,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04口不佳胃胀恶心消化不良

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脾虚弱的人容易在湿热的环境下没胃口。

湿气重如何除湿?常运动、保持饮食清淡、妙用葱姜蒜等食物艾灸养生穴,关元穴、中脘穴、丰隆穴END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气与心气相通,预防养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