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REN
每每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妈妈都会心跳加快~
三年了
文文妈妈一直生活在焦虑中
但最近一个月来
文文的表现让她在焦虑中
又增添了更多不安
特别是每次接到文文班主任的电话
妈妈都会心跳加快
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耳根后脉搏的跳动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
01.一年级,文文被诊断抽动症
Pexels上的RODNAEProductions拍摄的图片
三年前,七岁的文文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出现了清嗓子,眨眼等症状,同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被诊断为抽动症伴有多动注意力缺陷。
抽动症病程容易反复,而且文文伴有多动注意力缺陷的表现,导致来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一直采用口服药物控制症状治疗。虽然症状时有起伏,但总体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不但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也逐步有了提高。
但是妈妈也知道,抽动症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非常有可能在某个脆弱点又重新复发。在症状好转的欣慰之余,焦虑的情绪总是如影随形地埋在心底。
02.掉落的筷子
多希望这是你
一个月前的一天,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一家人正吃得高兴时,妈妈发现文文时不时停下来,屁股扭来扭去,就像凳子上被抹了油似的。突然,文文手中的筷子掉落在地上。妈妈还以为是文文调皮,还训斥了一通。
但是接下来班主任多次的电话打来,让妈妈意识到文文的问题可能不是想象中的简单。老师反映文文不听话,上课时做*脸,坐立难安、扭来扭去,翻书、拿文具都故意发出很大声音,严重影响了上课的纪律。妈妈以为文文就是调皮捣蛋,多多管教就好了。
但是文文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只要她一醒过来,就会出现全身扭动,一刻不停,无法控制,像是停不下来的“舞蹈”,本来握筷子吃饭、系鞋带、扣扣子这种小事,竟然都成了难题。这回,文文医院看看了。
03.抗链球菌溶菌素“O”异常增高
多希望这是你
听朋友介绍,浙大二院的儿科主任冯建华是看多动症、抽动症的专家,于是文文妈请了假带着文文来到冯建华主任门诊。
冯建华主任看到孩子夸张的表情,全身多处的怪异动作,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当即说:这停不来的“舞蹈”肯定不是抽动症也不是多动症,倒像是其他问题。
他马上安排文文住院治疗。并做检查了链球菌感染的指标,果然发现了异常:抗链球菌溶菌素“O”高达IU/mL,是正常值的5倍。
抗链球菌溶菌素“O”异常增高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导致的。链球菌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会导致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的病变。
于是文文继续做了心脏B超、头颅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心脏B超提示:左房增大,二尖瓣中度不全,三尖瓣少量返流。
这些线索更进一步证实了冯建华主任心中的猜想。他再次详细地问了文文,文文回忆了后说几个月前曾有关节疼痛的情况,但是没多长时间就好了,所以也就没跟妈妈讲这件事。
难道真的是“风湿性舞蹈症”(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但是这个疾病现在已非常少见,从医数十年的冯建华主任也仅仅是看过一两个。
04.多个优势学科给出精确诊断
浙大二院作为一个医院,多个学科都处于全国领头羊的地位,所以多学科会诊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文的检查结果提示已经有了多系统的病变。为了帮助文文,冯建华主任邀请了心血管内科马骥主任医师、心脏超声中心蒲朝霞副主任、风湿免疫科杜燕副主任医师,组织了一次多学科讨论。最后,明确了文文的诊断——“风湿热”。
风湿热是由咽喉部链球菌感染后反复发现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可累及关节、心脏、皮肤、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肺等脏器。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心脏炎为主,可伴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病。急性发作后会遗留心脏损害,最后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心瓣膜病。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多学科讨论,专家们给文文制定了治疗方案:
一、保持病房安静,卧床休息,减少声、光刺激;
二、消除感染灶:青霉素抗感染;
三、抗风湿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避免心脏病变进一步加重。
在积极的治疗之后,文文终于出院了。
现在的文文“舞蹈”终于停了下来
她可以安静地一个人写作业
自己握筷子吃饭
再也不会因为怪异的动作和行为
引来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