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由肛管或者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肿大所致。临床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一般痔疮主要的症状是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肛周胀满感、大便失禁、痔赘脱垂等。
久坐、便秘、妊娠、不良生活习惯(酗酒、饮食辛辣刺激、熬夜等)肥胖等都是痔疮发病的诱因。
西医治疗方法较多。1、局部使用含利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止痛;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改善瘙痒症状等。(PS:使用局麻药、激素类药物会导致接触性皮炎、局部皮肤黏膜变薄和萎缩等副作用)。2、局部注射硬化治疗。3、胶圈套扎疗法。4、红外线凝结疗法。5、超声引导下痔静脉结扎术。6、手术治疗。(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
中医认为,痔疮大多由湿热下注引起。主要治疗原则是清热燥湿调气血。
我接触过的痔疮患者众多,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即可症状消失,当然平时生活、饮食习惯要多注意,也有不少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后因为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不注意等而复发的。
中医治疗痔疮,绿色、安全、无*副作用,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如中医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采取上述西医疗法。
一般针对外痔,用中药包坐浴熏蒸效果良好。
前面我在中医外治法当中简单介绍过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疮。
小儿感冒咳嗽腹泻,成人常见病等吃药难怎么办?看看中医外治绿色疗法。→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针对内痔,中医外治的同时,配合辩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其在中医上主要有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脾虚气陷证。而湿热下注证最多见。
①、风伤肠络证,治法为清热凉血祛风,用凉血地*汤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治法为清热利湿止血,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③、脾虚气陷证,治法为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各个证型也可以相兼为病,如不想喝中药,口服槐角丸也有一定的效果。
附1:中医外用痔疮包使用方法,亦适用于肛裂、肛周脓肿等。
将1个药包放入锅中(砂锅、陶瓷罐、食品级不锈钢锅均可,一般直径在20公分左右),加入适量水没过来药包约5-10公分,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沸腾30分钟左右(煎煮过程中注意水量,如水位低于药包,需添加适量热水),随后把药液(-ml)倒进熏蒸坐浴盆中;药包再加入水煎第2遍,方法如上。把煎煮两次的药液共计-ml左右,兑入适量凉水,水温40-50℃即可以进行坐浴,使用恒温坐浴桶效果更佳。
附2:部分疗效反馈:
附3:预防远大于治疗。那么平时该如何预防痔疮呢?
1、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粮。
2、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高脂肪饮食。
3、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不运动。
4、保持大便顺畅,每天大便一次,不干燥、排便不费力。一般大便时间要在5分钟以内。一般入厕超过2分钟仍没有大便时,需要停止排便,稍后再去或者使用开塞露。
5、进食足够的纤维素。根据大便情况补充纤维素,一般每天20-25g,同时及时补充饮水量,如单纯进食纤维素,亦可以引起便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