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疙瘩”,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表现在皮肤或黏膜上,为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或瘙痒性的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的皮肤病。
常见诱因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海鲜类食品如鱼、虾、蟹等水产品多数偏寒性,使体质易过敏者易发生哮喘、休克、荨麻疹症,同时诱发各种并发症;蔬菜有菠菜、荠菜、南瓜等,水果有桃子、杏子等;食物中的色素、防腐剂、香精等;菌类的香菇、蘑菇等都易引发皮肤病。
吸入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居住的环境的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花粉、灰尘,这些微小的颗粒随着空气的流动四处飞扬,有一部分会被人体带入呼吸道同时被皮肤吸收,导致人体呼吸道过敏或皮肤过敏感染荨麻疹。
感染:约30%的急性荨麻疹与感染有关,包括细菌感染、病*感染、寄生虫感染。
药物:能够引起荨麻疹的药物很多,比如青霉素、磺胺、一些疫苗、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等。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可于用药一年后发生。
物理因素: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
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精神过于紧张或低落,内分泌失调,情绪易爆易怒会使病情反复并加重。
内科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胃溃疡、胃炎、肠炎、肝病等。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中有人患有荨麻疹疾病的。
荨麻疹患者注意事项
1、减少搔抓,避免热敷、热水泡澡,以上做法能够暂时缓解瘙痒,因搔抓或热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多,从而加重荨麻疹的病情。
2、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警惕过敏性休克、窒息的发生。
3、保持健康的心态。约15%~20%的患者一生中都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很多患者都可自行缓解。精神紧张也是荨麻疹的促发因素之一,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对预防荨麻疹是有益处的。
1
忌食辛辣鱼腥发物
在没有发现可能诱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鱼虾、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虾蟹、牡蛎、海蛤、甲鱼、带鱼、鳝鱼、猪头肉、公鸡、牛羊肉、蘑菇、竹笋、香蕈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风动血化热,可催化本病产生。
辣椒、胡椒、桂皮、洋葱、咖喱、茴香、烟酒等。因这些食品可助热动血,诱发本病发生;有时也可直接成为过敏原,产生变应性反应。
2
忌食油炸肥腻食物
如各种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动物内脏、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这些食品易生痰动火或聚湿生热,使湿热内蕴,郁于肌肤而诱发本病。
3
吃易消化的食物
如面条、米饭、粥,同时配新鲜素类等。一般3-4天,如果皮损减轻或消退,就往前回忆,在出皮疹前吃的食物与近3-4天有什么不同,如发现可疑的食物,但不能确定,待皮疹完全消退后,用激素试验来排除。
荨麻疹到底能治好吗?
荨麻疹虽然奇痒难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但预后良好。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会在1周-1个月内痊愈。有少于1/3左右的患者则有可能数年不愈,甚至反复发作。但是,只要坚持规律用药、控制症状不发作,多数3年内可以痊愈,极少数持续数年或数十年。
点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过敏,其次是药物过敏,尤其是急性荨麻疹。荨麻疹病因比较复杂,约半数以上病例找不到病因。中医认为,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一般是在先天体质因素的基础上,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七情内伤等诱发。
急性荨麻疹易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无论什么证型在治疗上均有一定难度,故朱仁康告诫云:“更有寒热错杂之证,也当寒热兼治。总之,病情比较复杂,应当详究,审证求因,庶能得治。”对于贴敷治疗,亦应注意上述问题,不拘成方,应以临床证候,详辨阴阳寒热,然后组方用药。“急则治其标”,对于急性发作者,应以止痒为主,可予如苍枫软膏、白薇软膏(升麻膏)、荆芥穗等涂患处,祛风止痒;同时配合如荨麻疹膏敷于阳溪、大椎、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委中、膈俞等清热解*、活血凉血的穴位处;也可予桃红荆肤散、祛风止痒散、荨麻疹肤痒等敷于脐处。“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荨麻疹,可采用脐疗法,长期应用,其中,银胡、胡莲、防风、浮萍、乌梅、蝉衣、苍术、白术、苍耳子、当归、生地*等可养阴血,健脾胃,祛邪扶正,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过敏作用。
另外,应注意避风寒,忌食鱼虾等过敏性食物,远离过敏原。皮肤瘙痒症亦可参考本病进行贴敷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