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荨麻疹的中成药推荐
TUhjnbcbe - 2021/5/24 18:34:00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

如果一直发作,平均每个星期两次以上,而且连续六个星期都这样的话,就被称为慢性荨麻疹。

风邪为荨麻疹的主要病因,因风邪善行数变,且为百病之长,易夹寒、热、湿等邪气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壅滞肌肤,发为荨麻疹。

《诸病源候论》云:“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其中“风瘙隐疹候”篇云:“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疹。”此外结合西医学研究,传统风邪还应包括多种过敏致病因素,如花粉、烟尘、异味气体、尘螨、动物毛屑等。

荨麻疹初起多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以下是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风寒证

寒为阴邪,由于气温骤降、冬季寒冷、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感受风寒之邪,邪入肌肤腠理,卫阳闭郁,发为荨麻疹。其致病特点为:荨麻疹多为受凉后发生,皮疹多为苍白色或皮肤色,可能伴有全身或局部疼痛,肌肉发紧,畏寒,无汗,脉浮或浮紧,苔薄白。治宜疏风散寒止痒,选用麻杏各半汤和消风散加减。

麻桂各半汤。恶寒怕冷者,加炙*芪、炒白术、防风。

麻桂各半汤:桂枝9克,甘草4.5克,杏仁15克,麻*4.5克,白芍4.5克,生姜2片,大枣4枚(掰开),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还有一种风寒型的荨麻疹,见风着凉即发作的,我推荐一款中成药——感冒疏风片

这药不仅可治风寒感冒,它也可以治疗风寒型的荨麻疹。

但必须配点保和丸,再加点养血的药,如逍遥丸,效果就更好了。

感冒疏风片主要成份:

麻*绒、桂枝、苦杏仁、白芍(酒炙)、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谷芽(炒)、生姜(捣碎)、大枣(去核)、甘草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的组成

第一个,有麻*汤治太阳寒水表实:麻*桂枝杏仁甘草。

第二个,有桂枝汤治太阳寒水表虚: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第三个,有防风、紫苏叶、独活治骨节冷痛,全祛风寒。

第四个,桔梗汤治治少阴咽痛喉痹、肺痈吐脓、干咳无痰,火郁在肺:桔梗、甘草

此药用于风寒型感冒,可谓是无与匹敌。遇到风寒型的荨麻疹你也一定要记得他。

2、风热证

热为阳邪,春夏多见,风热侵于肌肤,气血相搏,外壅肌肤,发为荨麻疹。其致病特点为:荨麻疹多见于春夏较为炎热的季节,皮疹多发红,可能伴有咽痛、身热、口干等热症,舌苔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止痒。选用消风散加减。血热证较重可加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等清热凉血药。

消风散。风团鲜红灼热者,加牡丹皮、赤芍;口渴者,加玄参、天花粉;瘙痒剧烈者,加刺蒺藜、珍珠母。

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克,甘草、木通各3克,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湿热证

长夏以湿气当令,或素体夹湿,湿热相搏于肌肤腠理,气血凝滞,发为荨麻疹。

其致病特点为:皮疹发红,瘙痒,皮疹抓破后有渗出液,可伴有口苦,咽痛,大便黏腻不爽,身重等湿热症,舌苔*腻,脉滑。

治宜清利湿热止痒。湿重于热选用茵石苡甘汤加减(组成:茵陈、滑石、薏苡仁、甘草);热重于湿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这种红肿痒的,湿热型的,我推荐一款中成药——荨麻疹丸

主要成份:白芷、防风、白藓皮、薄荷、川芎、三颗针、赤芍、威灵仙、土茯苓、荆芥、亚麻子、*芩、升麻、苦参、红花、何首乌、蒺藜(炒)、菊花、当归。

功效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这款药,合用保和丸,效果杠杠的,若再配上湿*清胶囊,如虎添翼。

还有一种胃肠湿热证。

症见: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腻,脉弦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推荐方药:防风通圣散(有成药防风通圣丸)。大便稀去大*,加薏苡仁;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茯苓、竹茹。

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薄荷叶、麻*、连翘、芒硝各6克,生石膏、*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3克。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证治分清急性、慢性、恢复期

急性荨麻疹根据辨证分清风寒、风热、湿热。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因血热壅盛,热盛生风,风盛化燥,壅滞肌肤,在辨证分清风寒、风热、湿热的基础上应注重清热凉血、润燥止痒(可以选用生地*、牡丹皮、地骨皮、紫草、当归等)。

荨麻疹恢复期皮疹已经好转,因血虚肌肤失养,辨证应以养血为主,兼疏风、清热、凉血、润燥、止痒,选用四物汤加减。

论治疗“治风”和“治血”并重

荨麻疹的主要病因为风邪,因此在辨证用药上强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和“治血”并重。“治风”包括疏风、祛风、搜风等方面,疏风、祛风多用消风散,慢性荨麻疹应加僵蚕、蜈蚣、乌蛇、全虫等搜风药。

“治血”包括凉血、活血、养血等方面。皮疹颜色鲜红、潮红,运动后身热瘙痒加重,抓破皮疹有点状出血,应加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等清热凉血药。

皮疹颜色暗红,舌下络脉增粗,应加当归、红藤、三棱、莪术等活血药。荨麻疹的恢复期,皮疹已经好转,应加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等养血药。

荨麻疹的饮食禁忌

荨麻疹是过敏体质的人对于外在或内在某种诱发因素所引起的过敏性反应,临床上有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和巨大型荨麻疹三种。

荨麻疹的病因或多或少都与患者的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其饮食习惯。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荨麻疹的饮食禁忌。

荨麻疹的患者饮食注意多进食鸡蛋、鸡肉、奶制品等保证供给足量的蛋白质,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类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谷类、动物的肝脏等。

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或不吃,患者不要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及酸辣刺激性食物,其次要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荨麻疹主要是由过敏引起的,在荨麻疹的治疗期间宜多吃各种蔬菜水果,蛋奶制品。

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可以逐步还原组胺,蛋奶等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可以缓解过敏症状。在治疗期间不要食用刺激性物质如辣椒、各种酒类、以及牛羊肉海鲜等食品。

同时,荨麻疹患者的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

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瓜、莴笋等,少食鱼、虾、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绍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相关阅读:

荨麻疹,看中医如何治疗,一方即可搞定

慢性荨麻疹不易痊愈,这些经验用药可以试一下

只喝了5付,荨麻疹就再也没有犯!太神奇了(分享!)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荨麻疹的中成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