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胡希恕论治关节炎二
TUhjnbcbe - 2021/5/22 11:16:00

风湿相搏痛无休,六经辨清有止期。《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内经还提出不少复合痹名,如行痹、痛痹、着痹、五体痹、五脏痹等,涵盖了经络气血闭塞不通所引起的疼痛或麻痹等症。后世乃至今日所通称的痹症,主要是指关节及肌肤疼痛,历代医籍所谓的风湿、历节、热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湿痹、风湿热痹等名称多属于此。本证常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等症。

《伤寒论》有关痹的论述和证治很多,如第1条,第35条。《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0条,第21条,第条等,多指在表的阳证,也即是太阳病。而在表的阴证,也即少阴病更为多见,如第条,第条;《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8条。从病位来看,痹症多见于表;从六经辨证来看,多属太阳或少阴。但有不少见于太阳阳明合病,如《金匮要略?疟病》第4条。也有见于太阳少阴合病者,如《伤寒论》第条。

治疗痹症的方证很多,今择其要列于下:

1葛根加术汤方证

主症:项背强痛,发热恶寒,无汗恶风,腰酸身重,苔白,脉弦滑。方药:葛根12g、麻*9g、桂枝6g、生姜9g、白芍6g、炙甘草6g、大枣4枚,苍术15g。《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18条:“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矣。微发汗是治疗痹症的重要原则,葛根汤清凉解肌,发汗,同时加入苍术利湿,这样湿从小便去,热也随湿解,使风湿俱去。发汗剂中加入利尿、利湿药,为小发汗,微发汗法,宜注意。本方用于急慢性关节炎,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甚剧,身重的急性关节炎,不问有无项背几几。多属本证。他如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关节病皆有应用机会。《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根治诸痹、痉与痛,俱得深讨。

2麻杏薏甘汤方证

主症:周身关节痛,发热午后明显身重,或四肢关节肿,口中和或口粘,舌苔白腻,脉沉弦滑。方药:麻*9g、杏仁6g、薏苡仁18g、炙甘草6g、亦是小发汗之法,痹症湿热明显时,更不可以发大汗退热,而是在发汗的同时利湿,本方即承此意。虽组成简单,但如方对证则疗效显著。本方证多见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

3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主症: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膝关节肿,僵硬或肢、指、趾关节变形,头眩气短,苔白,脉弦。方药:桂枝12g、麻*6g、白芍9g、生姜15g、白术15g、知母12g、防风12g、炮附子6g、甘草6g。本方多用于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太阳少阴合病,尤其是见关节肿大变形而伴见气冲呕逆者。若风湿热关节红肿热明显者,可加生石膏。

4桂枝加苓术附汤方证

主症:腰、膝、肘关节痛,头项强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汗出恶风,四肢常冷,口中和,苔白,脉弦。方药: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苍术9g、茯苓9g、炮附子9g、痹证之中,常见外有风寒在表,里有水湿停滞之证,里有所阻,表亦不透,故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此时唯有于解表方中兼用利湿祛饮药,始收里和表解之效。本方证不仅是外寒里饮,而具也有陷于表寒的少阴证。因此治疗不但用桂枝汤及苓术解表和利水,同时更用附子温阳强壮。胡老治疗痹证应用最多的是本方药。又当关节疼偏在一侧时,认为是瘀血阻滞,常加入少量大*以活血通络,在其它方证见一侧偏痛时也可加用大*,也是经验之谈。

??炎等慢性关节病皆有应用机会。《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根治诸痹、痉与痛,俱得深讨。

5桂枝加*芪汤方证

主症:长期关节疼,汗出恶风明显,四肢关节冷,或肢体麻木不仁,苔薄白,脉缓。方药:桂枝9g、白芍9g、生姜9大枣4枚,炙甘草6g、*芪9g、本方证病在太阳,桂枝加苓术附汤病在太阳少阴。本方重在固表去湿,而桂枝加苓术附汤重在温阳祛饮,这便是*芪,附子应用之别,很为重要,宜注意。若是由于表虚水湿邪不去,而形成的痹痛,麻木不仁,疮痍等,均有用本方的机会。

6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主症:腰髋、项背酸痛,膝软无力,心悸,心下满,自汗盗汗或下肢浮肿,苔白,脉沉弦细。方药:柴胡12g、桂枝9g、干姜6g、*芩9g、花粉12g、生牡蛎15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白术9g、泽泻15g、茯苓12g、炙甘草6g、痹症以腰背酸痛为主者,多见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病位多在太阳少阳,而呈血虚水盛之证。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两解太少,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两方合用是胡老长期临床总结出的经验。该合方对长期慢性痹证,尤其是老年人出现的血虚水盛证,适证应用,疗效突出。

1

思考:

小医认为胡老治痹证有三大特点:第一,注意辨六经方证,即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常呈现表实热证,即太阳病,治疗多用葛根加术汤,麻*加术汤,麻杏薏甘汤,桂枝加*芪汤等。而慢性关节痛,常呈表虚寒证,治疗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附子汤,小续命汤,麻*附子细辛汤,麻*附子甘草汤等;第二,注意养血利水,既见于风寒湿痹,也见于血痹的痹证,当血虚时水相对盛,痹痛久不去主因是血虚,故养血同时利水是治疗此种痹证的重要方法之一。胡老常用当归芍药散加于各适应方药中,当有热时加生地,养血凉血;第三,对于痹证出现的一侧疼痛,常加入少量大*6g、起活血通络作用,临床确有实效。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希恕论治关节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