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一直就爱吃野菜,都说南方的野菜特别多,但我总感觉没有我大北方的野菜丰富,每年春季都会挖好多多回来,做野菜粥、野菜团子、野菜饼、野菜饺子……
图片:小蓟菜粥野园荽+蒲公英+小蓟菜团子芝麻酱拌野菜
来到扬州一年了,仅能吃到荠菜、豌豆苗等,很少的种类??「昨天路过菜地,还在幻想,我要不要回老家一趟,等吃够了野菜在回来??」
春节期间,吃的最多的就是荠菜。它像是扬州人民的最爱。娃还没吃够荠菜饺子,她却开花咬不动了??
荠菜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间、路旁及庭院湿润处,它对气温的要求比较低,是最早回春的野菜之一。
荠菜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一些人称它为“清明草”,认为它最佳的食用期是清明前后;还有些人叫它“护生草”,说它能养护生命;在浙江福建一些地区的人们还管它叫“血压草”,指出它能利我们的血压。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食荠菜的习惯,《诗经》上也早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
在民间还有这么一句俗语:“三月三,荠菜赛金丹”,说的就是农历三月三的时候,荠菜最嫩、最新鲜,这个时候吃荠菜的话,胜似吃“金丹”的效果,因此大家又把荠菜称作“赛金丹”。(可是在南方现在正月还未过,荠菜就有很多开花了,咬不动啦??)
荠菜烹调方法很多,做菜粥、菜饭;做菜可清炒或凉拌;还可做馅子包水饺、煮馄饨。
荠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种植。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鲜美的荠菜炒鸡蛋,当然,用来包饺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图片:荠菜胡萝卜自发豆芽团子
药用价值
微寒,甘、淡。
凉血止血,利尿除湿。
荠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
《日用本草》记载“凉肝明目”。
《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
中医实践证明,其对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有一定疗效。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株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药效。其花与籽可以止血,治疗血尿、肾炎、高血压、咯血、痢疾、麻疹、头昏目痛等症。荠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制皂或油漆。
营养价值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克荠菜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核*素0.19毫克,维生素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荠菜可炒食、凉拌,做菜馅、菜羹,食用方法多样,风味特殊。
无论你是寒热不均引起的春日不适;
还是冬天的寒气郁闭变成了火;
还是花粉过敏。。
都可以吃些荠菜,让身体回复平和正气的姿态。
特别是的朋友,
这是一个好菜。
肝经湿热一般容易有:
胸闷腹胀、口苦、头晕目眩;小便*赤、大便秘结;舌头红,苔厚腻*等症状。
湿热下注以后还会有阴部瘙痒、阴囊潮湿、白带*臭的现象。
荠菜清肝调脾,平肝火、降血压、祛的就是肝经湿热。
荠菜另外的一个神技能就是明目,就是它能养肝平肝。肝开窍于目,眼睛温润明亮有赖于肝血的滋养。
“明目。补五脏不足,治腹胀,去风*邪气,久服视物鲜明。”
——《本草纲目》
图片:荠菜团子荠菜蒸饺荠菜馅饼荠菜豆腐馅儿
“妈妈,饺子好香,特别香??,明天还想吃饺子”
“好啊,那午睡醒了,你陪妈妈去公园挖野菜好不好呀”
“没问题,一会儿就去吧”
图片:包水饺,从擀饺子皮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