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
作为入夏后的第五个节气
季夏时节从今天起正式开始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高温,湿热,桑拿天,
通常是小暑期间天气状况的标配。
在汗流浃背的日子里,
如何吃的消暑又营养,
可是很有讲究的:
01
小暑吃绿豆绿豆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因其营养丰富
故有“食中佳品,济世长谷”之称。
绿豆汤绿豆汤清热解*,消暑除烦
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乃民间解暑必备之良器。
02
小暑吃鸭肉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湿热高温的天气,食肉的首选
应当是味甘,性寒凉的鸭肉。
大家还可以试试煲一些老鸭汤
老鸭汤充分体现鸭肉清热、养阴、补虚的特点
清淡不油腻,滋补不上火,
也是小暑时节值得推荐的一道时令养生菜肴。
03
小暑吃*鳝民间有“小暑*鳝赛人参”的说法
中医认为*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
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小暑时节最宜吃*鳝,
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04
小暑吃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
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
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05
小暑吃豆芽夏季常吃豆芽,能清肠胃,
解热*,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临床上用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
豆芽中含有的核*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
另外,小暑期间也是伏天的开始,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那么逢节气节日必出现的饺子,
将会成为小暑前后主食界的主角……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民间传说
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百索子撂上屋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伏日
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著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