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博大精深,讲究辨证施治,且因人因病而治,方法各不相同。当前关于痛风中医治疗已经成为主流方式,由于其安全,高效,无*副成为众多患者的首选。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过多的尿酸盐就会形成针状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滑膜及肾脏等组织内,引起局部刺激,最终引发关节炎、肾损伤、尿路结石等疾病。因其发作和缓解如风一般来去匆匆,故名曰“痛风”。
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同时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
在西医的范畴,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治疗痛风主要可从痛风病发的不同阶段及症状表现入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
急性发作期
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
真寒假热型
关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苔白兼*,脉洪无力。方用六味地*汤,以滋阴补肾、清利湿热;加桂枝、刨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舒筋通络佐以引药下行。
慢性期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痛风石瘘证
其属久病气衰,阴寒内积、寒阻血凝、肌肤失养、破溃成瘘。治以济生肾气丸内服,每次1丸,每日2次,外敷回阳玉龙膏,以暖血生肌;以干姜、肉桂、草乌、南星化寒痰,活死肌;以赤芍、白芷散滞血,生肌肉。
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范畴,由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致使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此时若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等,则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也就是痛风关节炎。如湿浊之邪进一步伤于肾则可导致肾损害,导致痛风性肾病,甚至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有良好效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个痛风在中医辩证上的分型施治。
湿热痹阻型
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脉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方用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淫羊藿、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湿阻型
症见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数。治宜健脾祛湿、泄浊通络。方用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淫羊藿、白术、川牛膝、石苇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车前子(包煎)、熟大*、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仁30克,土茯苓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肝肾亏虚型
症见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则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宜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桑寄生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寒湿痹阻型
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方用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各6克,*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薏苡仁:、淫羊藿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水煎服。
同时,治疗痛风中医还有外治法。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
大*粉、蜂蜜各适量,调敷患处。
太乙紫金丹(紫金锭)用醋调敷患处。
如意金*散,在红肿热痛未成脓时,用茶水和蜂蜜调敷;欲化脓者用葱汁同蜂蜜调敷患处。
外搽药洒方:伸筋草12克,透骨草12克,川桂枝9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川乌9克,草乌9克,全当归12克,紫草9克,红花9克,桑枝9克,虎杖9克,络石藤9克,地鳖虫6克。以上诸药,用高梁酒毫升浸泡,约7天后外用。先以热水洗患处,后用药酒轻擦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
当归散:防风、当归、藁本、独活、荆,芥穗、牡荆叶各30克。上药为粗末,加盐克同炒热,热敷患处。
对痛风的治疗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接下来小编与大家唠磕唠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要抑制尿酸的过多积累,就要想办法控制源头。对于一切富含嘌呤的食物都要限制食用,比如动物的内脏、海鲜、豆制品等等。
啤酒是靠谷物发酵而成的,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嘌呤。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爱好喝啤酒的人容易得痛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喜欢喝啤酒就着海鲜的人,经常采取这样的饮食搭配,诱发痛风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因此患有痛风的病人要严格禁止啤酒的摄入。而其他的酒类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嘌呤,也应禁止饮用。
我们人体其实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就像细小的尿路结石,如果多喝水、多跳一跳,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些结石就能够排出体外。为了要排出体内过多的尿酸,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喝多于毫升的开水,千万不要喝饮料。水能帮助新陈代谢,使尿酸排出。
当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患者要卧床休息,除了必须下床完成的事项之外,绝对不能下地活动。要用被子、靠垫等将关节炎发作的下肢抬高,以减轻患肢关节的负重。
最后,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的药粥。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利湿通络。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薏苡仁熟,每日1剂。
功能: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赤豆薏仁粥
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剂。
功能:补益脾胃,利尿渗湿。
小编的温馨小贴士:
痛风患者应多吃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有益于尿酸的排出,痛风病人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等食物。多吃蔬菜,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少吃脂肪,因为脂肪会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一定要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痛风的发生。
————千金方小编半夏
欢迎大家订阅千金方博导工作室订阅号,本订阅号将定期推出不同专题,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分享人气药膳美食,传播健康养生理念。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