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材防风
TUhjnbcbe - 2021/4/21 22:57:00

防风,中药名。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功能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

1、外感表证: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2、风疹瘙痒: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3、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

4、破伤风证: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

5、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病*性肺炎等属于外感表证者,多形性红斑、荨麻疹等有表证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性肌萎缩症、肩部粘连囊炎、滑膜炎及肌腱滑膜炎、其他无菌性骨坏死、痛风性关节炎等属于风湿之邪阻滞经络者,破伤风属于风*内侵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能解砒霜*。恶干姜、藜芦、白薇、芫花。畏萆蘚。

2、中西药配伍禁忌:防风不宜与重金属盐类同用。

注意事项

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甘露醇、β-谷甾醇、苦味苷、酚类、多糖类及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2、《名医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临床应用

1、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与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散(《摄生众妙方》)。

2、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3、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

4、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5、治风寒者,常与麻*、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和剂局方》)。

6、治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

7、治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等配伍,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芒硝、*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8、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医学心悟》)。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9、治风*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外科正宗》)。

10、治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芪、白术等药配伍,如升阳益胃汤(《脾胃论》)。若用于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相关配伍

1、防风配秦艽:防风辛温,善于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秦艽辛凉,善于祛风除湿泄热,舒筋活络,通痹止痛。二者伍用,祛风湿、止痹痛的力量更强。既适用于热痹,也适用于风寒湿痹。因二者皆能祛风活络,故还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2、防风配天南星: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善于祛风止痉;天南星善祛经络中的风痰,也具有祛风止痉之功。二者伍用,具有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搐之功,适用于风*内侵经脉,引动肝风所致的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描,以及风爽阻滞经络所致的头痛、身痛。

3、防风配防己:防风辛甘徽温,善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防已辛苦寒,善于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两者相伍,相得益彰,祛风除湿止痛之力更强。适用于风湿痹证,全身关节疼痛着。

4、防风配苍术:防风辛甘徽温,善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苍术辛苦温,具有祛风湿,发汗解表之功。二者伍用,适用于风寒挟湿的表证,以及风寒湿痹。

5、防风配白术:防风升燥湿,取其除湿之功以祛脾冒之湿,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白术以补气健脾,操湿止泻。二者伍用,能益气健脾、除湿升清以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若土虚木乘,肝郁悔脾,肝狒不和,腹泻而痛者,再配白芍、陈皮。

6、防风配石膏、栀子;防风辛散郁火;石膏、栀子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三者伍用,亦清亦散,上下分消,因势利导,有清泄郁热之功,适用于脚冒积热之口疮口臭,口燥唇干及烦渴易饥者。

鉴别用药

1、关防风、东防风与西防风:防风有关防风、东防风、西防风之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本章,曾分别以出产于彭城兰陵、襄阳等地以及出产于齐州、龙山等地者为佳,这就是西防风与东防风,现时全国各地普遍以东北齐齐哈尔产的关防风质量为佳。

2、防风、炒防风与防风炭:防风生用辛散力强,长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外感风寒、风湿痹痛,关节疼痛,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及破伤风证,炒防风辛散力减弱,有良好的止泻作用,用于泄泻或久泻不止大剂量、。防风炭辛散之力徽,长于止血,用于渑、便血、月经过多等出血证。

;

相关药品

感冒舒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坎离砂、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畅鼻通颗粒。

相关方剂

荆防败*散(《摄生众妙方》)、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蠲痹汤(《杨氏家藏方》)、玉真散(《外科正宗》)。

药膳食疗

防风水果茶:

(1)功效:具有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滋补气血的作用。

(2)原材料:防风1.5g,*芪45g,玉竹7.5g,枸杞7.5g,苹果1/4颗,猕猴桃1/4颗,果糖适量。

(3)做法:将水果洗净后,苹果、猕猴桃切成小块。备用。把药材、水果一起放入杯中加入ml的沸水冲泡,焖约10分钟。将药材及水果过滤后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的果糖,即可饮用。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材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