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原中医中药文化节中展览了众多的中医药材,这些药材的名称可能你熟悉,但它们的功用你未必知道。小编今天特意把昨日展出的药材归纳整理一番,供大家一饱眼福!有些中医药材实际就在你身边!
:
味咸;性微寒。
:
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小作惊痫;久疟;疟母;症瘕;经闭。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
味甘;性寒。
:
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
味辛;苦;性微温。
:
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
苦,微寒。
: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
·甘;辛;微苦,凉。
·:
升阳,发表,透疹,解*。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
味辛;咸;微苦;性温;小*。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
味甘;辛;苦;性温。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用于血虚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
平;苦。
: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虐疾;痈肿。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
:
甘,平。
: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及药物、食物中*。
:
味苦;辛;性微寒。
: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
苦;咸;寒。
: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主风热湿*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疸;湿热痹。用于湿热疮*,*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疸尿赤。
:
味苦;涩;性平。
:
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主胃脘疼痛;反胃吐食;便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遗精;遗尿。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
:
性温,味甘。
:
补气固表,托*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
甘;微苦;性平。
:
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
味苦;辛;性平。
: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
性平,味甘。
:
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
味苦;辛;性微温。
:
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
辛、苦,微温。
: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
苦,微温。
: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
味辛;微寒;无*。
: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
味苦;辛;性微寒。
: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
味甘;苦;咸;性微寒。
: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散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
:
辛味辛;苦;性温。
: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
味苦;甘;性温。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辛,温,有*。
:
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
:
苦;甘;涩;性微温。
:
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
甘,平。
:
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
味甘;咸;性凉。
:
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
苦,寒。
:
清热。燥湿,泻火,解*。治热痢,泄泻,消渴,*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
:
味苦;甘;性温。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味甘;辛;苦;性温。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用于血虚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
苦,寒。
:
清热燥湿,泻火解*。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
味苦;性寒。
:
清热泻火;燥湿解*;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胎动不安。
:
甘;微辛;性温。
: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
味辛;苦;性温
:
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
辛苦;凉;微寒。
:
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用于温*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跌扑伤痛。
:
苦,寒。
:
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风湿痹痛;高血压。
:
味辛;性温。
:
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蛇咬伤。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
苦,微温。
: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
味甘;性平。
:
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
·微甘,凉。
·
·治流感,肺炎,*疸,筋骨疼痛,淋病。
:
入肾、大肠经。
: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
味辛;性湿。
: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疝瘕。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
甘微苦,凉。
:
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
味咸;涩;性温。
: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
·丝瓜络性凉,味甘。入肺、胃、肝经。
·: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解*,利尿消肿,止血;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风湿性关节痛,中风后半身不遂,经事不行,女子经闭,子宫出血,乳汁不通,乳腺炎,痰热咳嗽,热*痈肿,痔漏脱肛,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湿疹,腹水,外感暑湿等。
:
甘;辛;性寒。
: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
甘淡微咸,寒。
:
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
寒;甘;涩
:
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
灵芝这种药材小编就不整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时刻准备着,将这些转发给家人朋友们知道!万一用的到呢?
特别感谢:河南省济华中医馆提供的药材
这些原药材有四川的厚朴、川牛膝、川芎,甘肃的当归,内蒙甘草、*芪,安徽白芍、牡丹皮,浙江的白术,都是中国各地的精品药材,在中医药界享誉盛名。此外,在中医药文化节现场还展示了济华中医馆九蒸九制的熟地,从第一道程序到最后一道蒸制,显示了济华中医馆精益求精的中医理念。
(本文为中原地铁报原创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