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
祛风湿热药
桑枝Sāngzhī
中药
图鉴
桑枝原态
桑枝饮片
来源
《本草图经》
英文
学名
RamulusMorl
处方
用名
桑枝、嫩桑枝、童桑枝、炒桑枝(清炒微焦用)
药用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嫩枝。全国各地均产。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
微苦,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袪风湿,利关节。
临床
应用
★风湿痹证。本品性平,袪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痹证新久、寒热均可应用,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普济本事方》单用煎服治风热痹痛,《景岳全书》一味熬膏治筋骨酸痛,四肢麻木。但因单用力弱,多随寒热新久之不同,配伍其他药物。偏寒者,配桂枝、威灵仙等;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等;偏气血虚者,配*芪、鸡血藤、当归等。若与柳枝、杉枝、槐枝等配伍外洗,可治风*攻手足疼痛,皮肤不仁,如桑枝汤(《圣惠方》)。此外,本品尚能利水,治水肿;袪风止痒,治白癜风、皮疹瘙痒;生津液,治消渴。
用量
用法
煎服,9~15g。外用,适量。
方剂
举例
★桑枝膏(《上海市中要成药治剂规范》):桑枝浓煎取汁,加砂糖40%制成膏剂。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者。
文献
摘录
1.《本草图经》:“《近效方》云: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2.《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现代
研究
1.化学成分:桑枝含鞣质,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近来从桑枝水提物中分得4个多羟基生物碱及2个氨基酸(γ-氨基丁酸和L-天门冬氨酸)。2.药理作用:桑枝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3.临床研究:对10例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的患者,除给予相应治疗外,加用桑枝每日30g煎服,与用药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新医药学杂志,,10:36);用桑枝颗粒剂(桑枝提取物)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Ⅱ型糖尿病40例,与西药拜糖平比较疗效相同,但对改善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等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拜糖平(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46)。
往期回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