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许多骨髓瘤患者在进行以西医为主的化疗同时还积极咨询中医的治疗。而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伊沙佐米依次进入医保后,许多患者开始询问,需长期使用药物维持(如来那度胺,伊沙佐米)的同时能不能吃点中药调理身体,中医到底有没有效果?在这里,小编来为各位患者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对于骨髓瘤的治疗的相关情况。
01
中医对骨髓瘤发病机制的看法
中医古医籍中有“骨痹”、“虚劳”、“腰痛”、“骨蚀”等病名记载,应以《内经》提到的“骨痹”最为接近骨髓瘤。《素问·刺节实邪篇》:“虚邪之中人也......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
发病机制
中医学者认为:此病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先天体质因素,包括遗传学因素),后天失养或久病体虚(长期劳累、生活紧张,或久病伤肾、年老体衰等后天因素),肾精亏虚(人体免疫机制出现问题),督脉虚损(任督二脉之一,起自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包含整个脊柱),风寒湿*之邪(人体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堵,堵则瘀,瘀则瘤)或风湿热*之邪(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脉痹阻,邪*亢胜,脏腑亏损,肝肾亏损),侵袭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内生(痰、瘀确为许多怪病、疑难病之源),痰瘀邪*互相搏结(瘀血内生,阻滞气机,气滞而痰生,也可致痰瘀互阻,二者相互依附,交结难解,各种疑难怪病随之而生。),痹阻经络,侵蚀骨骼而发病(痹病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外邪,阻滞经络,痹阻气血,引起骨骼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肿胀、届伸不利或变形)。
02
中医病机的特点
中医看来,西医强调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组织器官的浸润破坏及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的全身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