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关于吃零食这事,可以说你的童年、我的童年真的都一样,现在养娃了也依然死守零食这道关。不过,各位家长也不必谈零食色变,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已经开始实施,给娃吃的零食又添了一道保障?依据这个标准,今天贴心的晨妈就教各位如何打赢“挑零食”这场通关局!初级关卡:死守5大硬标准要想零食选得好,牢记标准不能少!儿童零食和常规零食不同,它结合3-12岁孩子身体发育的特点,有专属的标准:1.少盐、少糖强调过次的“拒绝重口味”,家长们在给娃挑零食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还不长记性?来看看高钠零食的罪行:挑选硬标准:每g零食中钠含量低于mg才适合宝宝,如果钠含量超过mg/g,就属于高钠零食,打死不能给娃吃。接下来,高糖零食的罪行也有必要公示:挑选硬标准:选购时一定要盯紧配料表中“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浓缩果汁、葡萄糖”等字样,如果配料表前三位有这些,多半是高糖零食,要少给宝宝吃,或最好不吃。2.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脂肪摄入过多,容易致娃肥胖,然而反式脂肪同样要警惕!挑选硬标准:认不出反式脂肪不要紧,看这些代名词:植物奶油、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油、起酥油、植脂末、植物奶精、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零食包装上有这些字眼,果断拒绝!3.不能有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这类食品添加剂的罪状不可原谅:挑选硬标准:配料表成分越简单越好,纯天然成分越多越好。如果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是色素、甜味剂等各种添加剂,别犹豫,立刻拉黑!4.零食不能崩到小牙这条标准可能听起来有点可爱,但绝对忽视不得!挑选硬标准:吃的零食形态尽量不要尖锐、突出,口感不能崩牙。另外坚果类的呛噎问题也要重视,以免导致卡喉、窒息等严重问题。零食外包装的设计也要考虑进去,可能会对宝宝造成割伤、划伤的包装选择要慎重!5.规避含有宝宝过敏原的零食误食可致敏零食,宝宝就要遭大罪了!尤其是一些坚果类、奶制品类,更要警惕。如果自家娃有过敏史或明确过敏原,在给娃选择零食时一定多看一眼,是否有致敏成分!中级关卡:识破披着羊皮的零食你以为掌握了以上基础知识就能放心选了?还有一些披着羊皮的零食,在趁你不备时,进了娃的小嘴。赶紧跟晨妈把它们揪出来:?果脯蜜饯同样是因为一个字坑了一众人,“果”!虽然原材料是水果,但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元素大部分被破坏,而且为了口感好,额外加糖少不了!还有传说中“能治小病的*桃罐头”,这类水果罐头同样是营养价值低且糖分高!所以,与其给娃吃这些,为何不直接吃水果呢??糕点各种派、饼干、小蛋糕,应该是各家的常客了,毕竟口感香甜还能充饥,甚至给娃作为加餐吃!快停住吧!这里面添加的糖、脂肪、反式脂肪样样少不了,偶尔给娃尝一点稍微能接受,但绝不能常吃。然而,问题来了:宝宝要是那么听话,就不是宝宝了!控制不住拿零食的小手,咋破?终极关卡:管住娃拿零食的小手世卫组织建议:大于1岁的孩子每天3-4餐,根据孩子需求还可以在两餐之间增加1-2次零食。这充分说明孩子吃零食无可厚非,但要有度!小朋友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就得需要家长来正确引导,把控好度:1.控制每天吃零食的总量要让宝宝有个概念,每天能吃多少零食,比如1包或半包。养成了习惯,就不会再去想多吃了!2.不能影响正餐宝宝所需的营养来源主要依赖于正餐,零食不能影响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要和宝宝约定,饭前不可以吃零食!3.睡前不能吃睡前吃零食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晚上吃完零食睡觉,也容易出现蛀牙。最好卧室里不要放零食,宝宝躺在床上准备入睡也好眼不见、心不想。4.别拿零食当奖励用零食鼓励宝宝或一哭闹就拿零食哄,一定要杜绝!长此以往,宝宝就知道如何能获得零食,会成为惯用的“手段”!另外如果宝宝闹着要零食,不给不罢休,可以试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用玩具吸引或是带宝宝出去玩!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吃零食的权利。能做的只有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零食,让他们吃得健康且快乐!
-END-
*来源: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专业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打造的母婴知识平台,百名儿科医生及育儿专家入驻提供权威内容支持,您想知道的产后母婴护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过敏防护、成长发育、宝宝疾病等,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本文已由专家审稿:庞海静: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营养讲师,ACI国际营养师培训讲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