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风湿与类风湿不要再分不清楚
TUhjnbcbe - 2020/12/16 13:18:00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医生我关节痛,是不是得风湿了?”

“我是风湿还是类风湿?”

“人家说类风湿关节炎会影响心脏,我心脏会不会坏掉啊?”

……

这是风湿科医生最常被问到的。

风湿、类风湿、痛风、关节炎……

简直就像一团扯不断、理还乱的麻绳。天天面对这些问题的风湿科医生,除了第一千零一遍的解释外,只能默默抬眼望天。

虽然风湿与类风湿发病部位都集中在关节,但不是同一种病,以下是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风湿病

是一种侵害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时间比较缓慢,病程比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血症、皮疹、皮下小结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有研究证明确实跟遗传有关系,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类风湿发病部位主要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早上一般伴有关节晨僵现象,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①病因不同

风湿病多数称为风寒湿性关节痛,风湿病不会累及心脏、也不会对关节骨骼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绝大多数风湿病是可治愈的,从中医角度看风湿病属寒痹症。

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属热痹症,有少数风湿热病人系链球菌感染所致,属自身免疫病。

②症状、发病部位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经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肩、肘、腕关节;二是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不是遗传性疾病,但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现在大约在1:4的对应关系。早期症状多为关节、肿胀、晨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少数病人会并发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风湿性疾病究竟有哪些?

风湿科专业对口的疾病叫做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s),其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

最常提及的一类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这是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就都是CTD旗下的成员,而强直性脊柱炎(AS)属于脊柱关节病一类。老年人常得的骨关节炎(OA)则是退行性变的代表;痛风也好,假痛风也罢,都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风湿热则属于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蝴蝶」和「蛾子」不是一家子,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热、痛风虽然都有关节炎表现,但打根儿起也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风湿热又是什么*?

风湿热(Rheumaticfever,RF)是因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其5大表现是: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大关节多见)、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并有许多亚型。

在漫长的缺乏抗生素治疗的年代,感染的后果是不可预料的。一次小小的咽痛、扁桃体炎后跟随的却可能是风湿热和心脏瓣膜病。风湿热的关节炎不遗留关节畸形,并不可怕,但心脏瓣膜病变却严重损害患者的劳动能力和预期寿命。到20世纪中期,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世界各国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

80年代时,我国风湿热也已经很少见了。但近20年来,风湿热发病率又有所回升,其流行病学规律也在改变。对此病而言,去除链球菌感染灶这种病因治疗是最重要的,目前公认苄星青霉素是首选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又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RA)则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慢性、对称性、侵袭性小关节炎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结缔组织病,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CCP抗体等阳性。RA最重要的病理机制是炎症状态下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及其对软骨和骨的侵蚀破坏,患者常因此发生关节畸形而致残。

晨僵、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疼痛,关节破坏畸形等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RA极少累及心脏,倒是肺间质病变、肝肾功能损害等更为常见。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RA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风湿性关节炎这个风湿热延伸出来的非正规称谓,挟风湿性心脏病之威,历经千百年,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此病已经逐渐退出我们视线三十年后,仍在病名称谓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别提其简称RF与RA标志性的类风湿因子(RF)缩写完全一致所带来的困惑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困惑终将被遗忘。

了解更多关于治疗类风湿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方面的疑问,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电话--.

长按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湿与类风湿不要再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