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大面积的白色混凝土、清水泥吧,据说现在市面上最贵的材料通常都是这种可以整体成形的,顶级设计事务所的座上宾。
粗陶、拱(shan)门(dong),当你不由自主联想到山顶洞人的时候,富豪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刚跨过阶层门槛的土豪们还在追逐欧式奢华风,真正的富人早已返璞归真,找寻原始的味道。每一件粗陶可能都是某位大师手作,足够你在差不多的城市买一套房子。陈旧的把手,是花费重金请专业人士故意做旧的。八世纪的泰国雕塑,枯山水的庭院设计,简朴、原始、残缺,每一种气质都烧出了钱的味道。粗糙的墙面,空旷的客厅,落魄的雕塑。可以说是风如其名,花了大把的钱,真正做到了“一贫如洗”。我估计连写《陋室铭》的刘禹锡看到,都要感慨一声“何以至此!”有钱人的世界,我果然不懂。一位魔都的家居设计师告诉我,这种“贫民窟”风格,是最近两年全世界有钱人最喜欢的设计,作为一种审美顶端的格调,风靡全球。现在纽约市最贵的酒店套房,是格林威治酒店顶层的翠贝卡阁楼,号称全球最贵的“毛坯房”,住一晚美金。卡戴珊夫妇就是去这住了次,回头就请了同一个设计师,把自己家也搞成这样了。CK创始人CalvinKlein曾在迈阿密的家,也是“一贫如洗”。翠贝卡阁楼的浴室说真的,现在家里没有几根枯树杆,破陶烂木,都不好意思混上流圈子。还是不明白钱都花在哪儿了的朋友,我只能说,高级审美的钱都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比这些更要命的是,“赤贫风”还需要一套面积大到可以踢足球的house(参考金卡戴珊价值万美金的豪宅),营造一种“空无一物”的氛围,试想一下,换到60平米的房子里,你还怎么一贫如洗,只恨储物空间不够多。为什么富人们会喜欢属于“贫穷”的风格?有人说这是底层社会的逆向输出,社会爸爸告诉你,天真。这恰恰说明阶级的壁垒已牢固至斯,以至于人们毫不关心贫穷的真相。真正的贫穷是什么样的?年有一份调查显示,我们国家还有2.98亿农村人口及11.4万所农村学校缺乏安全饮水,生水是主要的水源。由于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寄生虫的污染,过去我们印象中的很甜很纯净、还能泡茶的井水,已经不能再提供干净的水源。在许多贫困的山区里,没有干净的水源,也没有医疗保障,老人和小孩可能随时会死。在城市里,一些建筑工人只能一家好几口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一个简陋的木架子,搭配白色塑料布,就是一张夫妻双人床,捡来的家具,几个破碗,只要有个锅,日子就能过下去。那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图片来源:微博
剑客李杨摄影师凯文·卡特曾经在苏丹拍过许多饥饿的孩子,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一个孱弱的孩子蜷缩在地上,她的身后,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仿佛只等着这个孩子倒下,就会冲过去猎食。图片来源:CORBISSYGMA照片背后的故事更加残忍,年,联合国为正处于大饥荒中的苏丹发放救济粮食,凯文·卡特与同事跟随运粮机来到苏丹,在发送粮食的30分钟内,卡特原本有机会拍很多张照片,但他当时完全被吓住了。那种极度贫穷之下的可怕场景,令一个摄影师忘记了拿起他的相机。而照片里那个孩子的母亲,当时正忙着领取粮食。
当我们谈论贫穷的时候,它总是不可能独自前来,通常会伴随着痛苦、挣扎甚至死亡。
富人们残忍的地方在于,他们抽离了这种痛苦和挣扎,使贫穷变成一种单向的审美符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于安特卫普的收藏师AxelVervoordt,前往东南亚和日本寻找新的艺术启示,在那里,他获得了“侘寂风”的灵感加持,成为“赤贫风”鼻祖。一种从日本禅宗衍生出来的“空、寂”,在西方进化为“贫穷”的艺术,赤贫风的英文翻译很妙,Extremepoverty,极致的穷。体现着上流社会彻底的反叛。AxelVervoordt如今也是欧洲最受欢迎的设计师,卡戴珊家和翠贝卡阁楼均出自他手,更多的富豪在向他发出邀请。年,AxelVervoordt出生在一个家底丰厚的艺术家家庭,14岁那年,他第一次前往英格兰收购艺术品,就获得了不菲的利润。事实上,他对贫穷一无所知。*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马路有话说:
后浪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赤贫风的?
马路近期好文推荐: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小卖部的天堂
我给中国猛男分了下等级
主持人将成为一个历史词汇
被绿,每个国产中年男主逃不掉的结局
感谢丑闻,山寨“罗志祥”涨了10万粉富人们在消费贫穷吗?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