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年11月—年5月23日),男,汉族,河南洛宁人。毕业于河南济汴中学,出身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辨证治疗荨麻疹湿热为本,风邪为标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以皮肤突然出现扁平丘疹,剧痒,发无定处,时起时消,愈抓愈痒,消退后不留痕迹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递质而引起。中医学称为“瘾疹”、“风疹”。
《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瘾疹。”李老认为荨麻疹发病原因不同,临床常见的有因饮食失调,脾虚失运,肌肤有湿,外因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束于肌表,致使营卫不和,湿邪不能散达而发病。有外感风邪,内之湿热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湿郁肌肤腠理之间,而发疹块。亦有气血虚弱,营血不足,血虚生风,气虚不能固表,营卫不和而发病。
辨证分型01外感风寒
症见皮肤突然出现瘙痒,很快发生疹块,愈抓愈痒,全身泛发粉白色或苍白色风团样扁平丘疹,遇风遇冷加剧,得暖可缓解。舌苔薄白或微腻,脉象濡缓。治宜活血祛风,燥湿透表。方用李老自拟的解表消疹汤:
药物组成: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羌活10g,荆芥8g,防风6g,地肤子15g,苍术10g,白鲜皮12g,甘草6g。
02外感风热
症见全身或暴露的部位出现风团样扁平丘疹,稍高于皮肤,疹块色红,剧痒,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舌苔薄*,脉象浮数。治宜活血祛风,清热祛湿。方用自拟的透表消疹汤:
药物组成: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荆芥8g,薄荷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地骨皮15g,浮萍24g,菊花12g,甘草3g。
03肠胃湿热
症见除皮肤突然出现疹块瘙痒、时起时消等症状外,发作时还伴有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腹痛,大便干或溏泄,甚至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舌苔*腻,舌质红,脉象滑数。治宜活血祛风,健脾燥湿。方用燥湿消疹汤:
药物组成: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2g,荆芥8g,防风8g,地肤子15g,苍术10g,*柏10g,广木香6g,甘草3g。大便秘结者加大*10g,大便溏泄者加炒薏苡仁30g、泽泻12g。
04气血虚弱
症见全身反复出现淡红色风团,多年不愈,遇风、遇冷即发,或在劳累后发作。同时伴有全身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细弱。治宜补气健脾,活血祛风。方用自拟补气消疹汤:
药物组成:*芪30g,*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2g,羌活10g,防风4g,地肤子15g,甘草3g。
病案举例患者,女,45岁,年5月6日初诊。
主诉:全身皮肤间断性出现疹块十余年。
病史:患者自诉十余年前因淋雨后,皮肤突然瘙痒,愈抓愈痒,继之出现疹块,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经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已无症状。以后每遇冷风和冷空气反复发作,数年不愈,苦不堪言,经多方治疗均不能彻底痊愈。现症见疹块遇冷即发作,因害怕发病,穿衣总是要比别人穿的厚,平素怕冷,心慌气短,自汗乏力,食欲不振,睡眠差,容易腹泻。舌质薄白,舌质淡,脉象细弱。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中医辨证:气血虚弱,风湿郁表。
治宜益气健脾、活血祛风。给予补气消疹汤(自拟):
药物组成:*芪20g,*参12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5g,桂枝6g,白芍12g,防风4g,羌活10g,荆芥8g,地肤子15g,厚朴10g,广木香6g,甘草3g。10剂,水煎,1天1剂。
二诊,年5月20日,服药后,食欲有所好转,精神好转,服药期间没有发作。原方*芪改为30g,继服10剂。
三诊,年6月3日,怕冷感消失,已不用多加衣服,睡眠好转,大便正常,精力充沛。上方继服5剂,隔1日1剂,以资巩固。
按气血虚弱证多发生在年老或久病体弱之人,此型临床虽比较少见,但可久病缠绵,反复发作难愈。本病是由久病导致气血不足,卫阳不固,风湿之邪郁于肌表,故每遇冷空气而发作。
方中*芪、*参、甘草补气固表,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当归、川芎、赤芍配*芪可以补气和血,桂枝、白芍为小建中汤调和营卫,防风与*芪、白术为玉屏风散固肺卫之表,防风之量不宜过大,以免祛邪伤正;羌活、荆芥、地肤子祛风透表,散皮肤之风湿而治瘙痒,厚朴、广木香宽中理气,运化中焦,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故疗效显著。
讨论荨麻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近年来由于空调的普及,夏季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西药采用抗组胺、激素类药物治疗,近期疗效肯定,但停药易复发,常多年不愈。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历代各家的认识不同,总之与先天、饮食、情绪、外感等因素有关。
李老把本病的发病机制归为外感和内伤。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素体脾虚,或肠胃湿热,湿留皮肤,复感风邪,且与风寒、风热的结合,从疹块的色泽以及伴随的症状不难鉴别。
治疗时湿是关键,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病多缠绵难愈,导致气血瘀滞,所以治疗时应加活血的当归、川芎、赤芍,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湿与风结合,风的特点善行而数变,所以发病突然。
慢性的荨麻疹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而发病。与肺脾的关系密切,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与皮毛。外邪侵袭首先侵犯皮毛,病邪犯肺,久病则致肺气虚,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脾主肌肉,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水湿运化失常,湿邪停滞,导致荨麻疹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总之治疗本病要处理好祛湿、活血、祛风的3大治法的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及时联系上,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推荐阅读:
刘渡舟讲授如何正确使用小青龙汤
开课通知丨经方中医传播年精修班第二期·南阳站
经方传承大使招募开始了!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