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的测定
类风湿因子高的原因有哪些呢,小编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吧!
首先,类风湿因子的正常值是一般是0-20范围。有些医疗机械设备不一样,参考值也不一样!
类风湿因子的测定,虽然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并没有特异性。类风湿因子阳性也可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蛋白代谢遗传异常,以及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并发阻塞性肺纤维化的病人。
我国曾对一组例20~50岁的正常人进行了测定,阳性率为2%。正常老年人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达到5%,且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增多,超过75岁的老年人阳性率可达25%。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子女,有部分人也可查到类风湿因子阳性,但他们并没有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麻风、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感染、锥虫病、心肌梗死、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异体肾移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次输血、多次预防注射、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偶尔也可查到类风湿因子阳性.
引起类风湿因子升高的疾病很多,RF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牛皮癣、结节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麻风、矽肺、膀胱肿瘤、白血病等;正常人群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在5%左右,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20%左右;所以,要结合临床作出诊断。可以1-2个月后复查。
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随下列因素增多而增强:
①滴度较高;
②2次及多次连续检测阳性;
③多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④与人及动物IgG分子均反应;
⑤除IgM型类风湿因子外,还有IgG、IgA或IgE型类风湿因子。
综上所述,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病人,不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鉴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类风湿因子并非百分之百都是阳性,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说就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应结合症状、体征、化验以及病理切片等各方面情况做具体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