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食补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起病缓慢,大部分患者初起先有乏力、疲劳、体重减轻、手足发麻,此后关节疼痛、僵硬、皮色潮红、按之温热、关节肿大渐渐显著,日久腿胫肌肉萎缩。全身伴有低热,食欲不振,病情逐渐进展,全程可达数年之久,时轻时重。发病急骤者,一次发作后可数月至数年后暂无症状,日后再行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畸形,僵硬不灵活,而致残废。病变最常累及的关节为手指、掌、踝、腕、膝等部,且对称发作,手指关节累及时常呈梭形肿大,受累关节较多者,常不能动弹,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发病年龄大多在20-45岁,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诱发病因。目前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饮食原则
(1)遵循高蛋白、适量脂肪、低糖、高维生素、中热量和低盐的饮食原则。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3:2:1为合适。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榄油、江汉平原菜籽油、葵花子油和鱼油(不是鱼肝油)为佳。饮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果汁等天然饮料为宜,少用汽水等易引起胃酸的饮料。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苹果、葡萄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瓜等。
少食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而疏松与关节破坏。少食甜食.因糖类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适量多食蛋、鱼、虾(龙虾除外)、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多年雄鸡除外)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针对贫血及骨质疏松,可常用中成药“肾胃片”。
(2)合理饮食。饮食要节制,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常见久病体虚,故饮食不可过量,进食要守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饥饱失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饮食营养应注意全面,不要偏食。
(3)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能加剧关节炎恶化。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二:药食进补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风”等病的范畴,多为先天禀赋虚弱,或后天体质调养不足,然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郁于经络,气血不利,痹而致病。病理变化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风寒湿痹。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则风湿热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均可致风湿热痹。痹证迁延不愈,痰瘀内阻,气血渐耗,精血衰少,肝肾两亏,肌肉、关节、经络失养,风寒湿等邪久恋不去,常致关节肿痛,强直畸形,甚则肾阳虚衰,关节冷痛肿大,小便清长。临床上一般分为寒湿入络、湿热痹阻、风邪偏盛,肝肾两虚、痰瘀痹阻等证型。
“乙妙诊疗五步治风湿”是乙妙诊疗中医世家集合国内数十位权威中医药专家,历时九年对中医世家四百多年治风湿的秘方验方进行系统研究总结,进行科学论证并临床实践。于一九九六年申办了自制自剂“乙妙诊疗风湿病专用药品”批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特色。为了向患者负责,不草率推广,获得批准后,乙妙诊疗团队埋头临床15载取得可喜成果:类风湿靠激素维持的患者,在一个月内可让其安全顺利撤停激素,吃雷公藤无正常月经的患者,三个月内让其月经正常来潮,用常规治类风湿药造成肝肾轻中度损伤,三个月内康复正常,一般轻度患者在15日就有明显效果,60天一般患者症状消失,90-天停药恢复正常,严重的需要在巩固3-5个疗程。经乙妙诊疗及学员临床的名患者临床验证,治愈率高达96%,满意率高达%且不易复发,欢迎就诊。
1:风寒湿痹
肢体关节疼痛较甚,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加剧,局部不红,触之不热,痛难屈伸,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脉弦紧。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A:木瓜饮《食医心鉴》
木瓜(去皮,切)1个,蜂蜜80g,生姜3片。
将木瓜、生姜置于银器中,以水ml,煎取ml.滤渣留汁,加蜂蜜搅匀即可。
方中所用的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又名皱皮木瓜;其中以安徽宣城地区出产的质量最好,故称宣木瓜。木瓜亦有用蔷薇科植物木瓜的成熟果实,又名光皮木瓜。
每日1剂,分次饮完。
化湿和中,健脾消食,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病之筋脉拘挛,或大吐大泻所致的小腿转筋。
B:蚕沙酒《本草纲目》
蚕沙g,白酒ml。
将蚕沙炒*,用袋盛装,浸酒中,3-7日后即可饮用。
每日2次,每次15-20ml。
祛风化湿,活络通痹。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湿浊偏盛,肌肉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脘闷纳呆者。
C:仙灵脾酒《太平圣惠方》
淫羊藿(仙灵脾)g.白酒0ml。
淫羊藿洗净锉细,用生绢袋盛装,放人盛酒的容器内,密封,春夏季浸泡3日,秋冬季浸泡5日。
每日随量温服。
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用于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D:松节酒《太平圣惠方》
松节支,糯米0g,酒曲g。
将以上三味拌和,入缸密封,3星期后开启。
每次温饮10ml,每日3次。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痛,肌肉关节酸痛,腿脚不利。
2:风湿热痹
关节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伸,得冷稍舒,或兼发热,口渴,心烦汗出,舌红,苔*.脉弦滑数。
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A:忍冬藤薏苡仁粥《风湿病食疗食谱》
忍冬藤(鲜)60g,通草9g,防风9g,薏苡仁90g,粳米g。
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人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每日1次。
清热通络,祛风止痛。
B:防己桑技煨母鸡(经验方)
防己12g,桑枝30g,薏苡仁60g,赤小豆60g,老母鸡(5龄以上最好)1只。
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入鸡膛,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用。
食肉喝汤,3日食1只。
祛风湿,利关节。
C:三味地*酒《山居备用》
生地*、牛蒡根各g,大豆g,白酒ml。
先将生地*、牛蒡根切碎;大豆炒香;再将3味共置于玻瓶中,用酒浸泡5日即可。
每次于空腹时,饮15-30ml,每日可饮3-5次。
补益肝肾,清热解*,凉血除烦,祛风止痛。适用于风热阻络,损津伤阴之腰膝酸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今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D:土茯苓乌蛇汤《风湿病调理膳食》
乌梢蛇g,土茯苓g,赤小豆g,生姜20g,红枣8枚,食盐、调味料适量。
将乌梢蛇剥皮,去掉内脏,放入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土茯苓、赤小豆、红枣(去核)、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人清水锅内,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喝汤食肉,每周2次。
清热解*,除湿通络。
E:车前子薏苡仁粥《风湿病调理膳食》
车前子15g,蚕沙9g,薏苡仁30g,适量白糖。
将车前子和蚕沙分别装入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放人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半小时。取出布袋,在汁液中加入薏苡仁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F:*花菜根酒(民间验方)
*花菜根、*酒各50g。
将*花菜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冲*酒内服。
每日2次,连服数日。
清热通络。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
G:苡仁薄荷羹《食医心镜》
薏苡仁50g,葱白4茎,牛蒡根30g,薄荷、淡豆豉各10g。
将薏苡仁洗净晒干,碾成细粉备用;先于沙锅内加水煎葱白、薄荷、豆豉、牛蒡根等,去渣取汁,后下薏苡仁粉煮至羹状即得。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痰瘀痹络
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
祛风通络,化痰祛瘀,养血活血。
A:五加皮酒《本草纲目》
五加皮50g,当归45g,牛膝75g,高粱米酒1升。
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同当归、牛膝共入沙锅同煎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每日2次,每次饮10-30ml,早晚温服。
散风除湿,强筋壮骨。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者。
4:肝肾两虚
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筋脉拘急牵引,每因运动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形疲尢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屈伸不利,甚则变形,日轻夜重,舌质红,脉细。
祛风除湿,补益气血,滋养肝肾。
A:独活当归酒《圣济总录》
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丹参各30g,白酒0ml。
先将上述6种药物研细,分别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放火旁煨24小时,候冷即可。
不拘时饮之。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者。关节炎早期及热痹者禁服。
B:千斤拔肉汤《马医生汤谱》
千斤拔50g,狗脊50g.猪瘦肉80g。
配料洗净,煮熟,加调料。
吃肉喝汤。
补肝肾,强腰膝。
C:仙灵酒《奇方类编》
仙灵脾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金樱子g,小茴香30g,巴戟天30g,川芎30g,牛膝30g,当归60g,肉桂30g,沉香15g,杜仲30g,白酒00ml.
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人白酒浸泡,加盖。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1小时。取出器皿,密封。7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
每次15-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