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1/3 14:30:00
门诊常碰见咨询抗O、类风湿因子阳性是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这样一个问题。工作这么多年,咨询的人数并没有减少,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认识仍存在不足。我们一起来捋一捋。抗O是针对链球菌溶血素O的特定性抗体,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通常约在感染链球菌9天后血清中出现抗O,2~5周达最高值,在此后数周内缓慢下降。血液中检测到抗O,粗粗分为下列几类情况:1.在儿童中,感染A组链球菌性咽炎2~4周后,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边缘性红斑和皮下结节,以及出现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存在上述典型表现时称为“急性风湿热”。2.在成年中,链球菌感染后1~2周出现游走性关节炎,通常伴有腱鞘炎,但无心脏受影响证据,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不及急性风湿热,用于急性风湿热的治疗药物阿司匹林效果很差。此时则称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3.抗O升高,但没有关节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只能表明曾有链球菌感染,例如扁桃体炎、咽炎等。这在咨询人群中这种情况最多见。拿手电筒照一照咽部,通常能发现扁桃体炎肿大、咽部充血。4.柯萨奇病*、高胆固醇血症、溶血、肝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出现低水平抗O增高。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出现抗O升高,通常认为与合并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尚没有支持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类风湿关节炎依据。70%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类风湿因子升高,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其他疾病也可见类风湿因子升高。怎么理解呢?1.绝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数值越高的类风湿关节炎出现疼痛、肿胀的关节越多,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更易发生关节骨侵蚀性破坏,并发关节以外内脏损害的可能性也越大。2.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其他疾病也可见类风湿因子升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甚至5%的正常人也可见到类风湿因子升高,但类风湿因子升高幅度较小。3.少数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可不升高。除了熟知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也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并且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并且比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敏感性、特异性更高。抗CCP抗体阳性比抗CCP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更多见关节破坏,抗CCP抗体升高幅度越大,发生关节侵蚀性破坏的可能性越大。除了类风湿关节炎,抗CCP抗体还可见于伴致畸性关节炎或侵蚀性关节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因子重叠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重叠综合征。存在侵蚀性/多关节性关节炎的银屑病关节炎,甚至没有关节炎的重度银屑病也可见抗CCP抗体阳性。活动性结核病中抗CCP抗体升高也不少见。简单概括一下。抗O多见于感染链球菌后。在儿童具备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边缘性红斑和皮下结节等表现时,需考虑为“急性风湿热”。而在成人中多仅表现为关节炎,缺少心脏炎、舞蹈病、皮下结节等表现,而称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兄弟关系,而不是同一疾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升高有无意义得结合临床表现,结果阳性不能等同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出现可疑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后的筛查项目。在线咨询▼点这里免费咨询▼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