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赵奶奶平素身体健康,近几年开始出现了活动后气短,3月前明显加重,稍一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仅0.5cm,心室内压力与主动脉压力相差达mmHg。
近期,赵奶奶频繁发作心房颤动,发作时心率高达次/分,血压仅70/40mmHg,病情非常危急。经过积极治疗和术前准备,3月1日,中国医大一院瓣膜介入团队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教授的领导下,成功为赵奶奶进行了经皮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结果完美,压力差立即下降至10mmHg。
手术进行中赵奶奶术后立即恢复清醒,症状完全缓解。术后12小时即可下地活动,48小时出院。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什么病?
主动脉瓣是指连接心脏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阀门,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当主动脉瓣口面积缩小至正常的1/3或更多时,会对血流产生严重阻碍,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常见病因包括风湿热、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和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患者在代偿期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倦怠、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晕厥,突然死亡。
什么是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年由法国Criber医生首次报道,TAVR手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仅需要股动脉穿刺,通过一条直径6mm左右的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取代病变的主动脉瓣,恢复正常功能。TAVR避免了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极小,术后患者恢复极快。经过18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多家医疗中心开展了此项手术,超过30万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TAVR作为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新技术,需要多个科室的共同合作,对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要求较高。我院自年10月首次开展此技术,建立了由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麻醉科、心血管超声科、放射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共同组成的瓣膜介入团队,人员囊括了上述科室中技术实力最强的专家团队。至今已独立完成复杂和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介入治疗数十例,团队技术成熟,手术疗效显著,使大量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延长了寿命,享受了高质量的生活。
中国医大一院心脏瓣膜介入团队部分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