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方面,我们每天走路看见的红绿灯,大部分是由强光探照灯制成的。选择这种材料是因为红、黄、绿光强光探照灯有亮度高、寿命长、省电、光色纯度好,不容易被空气吸收等优点,所以非常鲜明,易于识别,甚至越来越多的机场也采用这种材料来做标灯、投光灯等专用信号灯。
传统光源信号灯中最普遍采用的光源是白炽灯和卤素灯,如我国信号灯标准GB-94和澳大利亚标准AS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就是针对白炽灯光源规定的,而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以前使用的BS标准就是针对卤素灯制定的。
白炽灯和卤素灯的特点是价格便宜,电路简单,但它们的缺点:一是光效低,达到一定的光输出水平需要较多的电力,如白炽灯信号灯使用V、W的灯泡,而卤素灯一般使用12V.50W灯泡;二是寿命短,有更换灯泡的麻烦,维护成本比较高;三是灯光辐射中红外线占的比例较高,产生的热效应会对制作灯具的高分子材料产生影响。
而氙气信号灯由于其辐射光谱为窄带,单色性好,无需滤光片,因此氙气光源发出的光基本上都能得以应用,而传统光源信号灯需要利用滤光片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颜色,致使光的利用率大为降低,所以最终信号灯整体发出的信号光强不高。
由于氙气交通信号灯是由多个氙气发光体组成,因此对于图案的设计可以通过对氙气强光探照灯的布局调整,让其本身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并且可以将各种各样的颜色做成一体,使得同样的灯体空间可以赋予更多的交通信息,配置更多的交通方案,也可以通过图案不同部位氙气的切换形成动态的图案信号,从而使呆板的交通信号变得人性化,生动化,这些是传统光源所难以实现的。
氙气交通信号灯的光源由多个氙气组成,而传统光源如白炽灯、卤素灯都是由一个灯泡发光,因此传统光源在设计上只要考虑一个焦点,对光分布比较易于分配。而氙气光源设计时就要考虑多个焦点,并且对氙气的安装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安装不一致就会影响发光面的光效均匀性,因此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如何避免这种缺陷的出现,如果光学设计过于简单,信号灯的光分布主要是靠氙气本身的视角来保证,那么对氙气本身光分布的要求以及安装要求都比较严格,否则这种现象就会十分明显。现在许多厂家对氙气信号灯的配光采用了先汇集再配光的双重透镜方式,这样首先把多个氙气发出的光汇集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再通过配光来满足各个方向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方式就缓解了氙气本身光分布的不均以及安装产生的偏差。
氙气交通信号灯在配光时与其他信号灯(如汽车的前照灯等)也有一定的区别,虽然一样有光强分布的要求,而汽车前照灯在光截止线上的要求更加严格,但前者是让交通参与者看清信号发光面的图案,而后者是让司机观察照亮的地方。因此汽车前照灯的设计只要把足够的光线配置到相应的地方,而不必理会该光线由哪里发出,设计者可以分区域分小块来设计透镜的配光区域,但交通信号灯还需要顾及到整个发光表面光效的均匀性,它必须满足从信号灯使用的任何工作区域观察信号发光面时,信号的图案都需清晰,视觉效果都需均匀。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观察方向,整个信号信号发光面上都必须有比较均匀的光线照到,否则形成的信号图案就不均匀,甚至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