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厅局风是什么风
TUhjnbcbe - 2025/5/3 18:00:00
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4823.html

“厅局风”的样板

豆瓣用户“栗”发了一段她和朋友关于“厅局风”的对话,看得我笑喷:

“我懂了,厅局风就是男人的好嫁风。”

“……有道理,现在人们更向往体制内的安全感。丈母娘最爱款。”

“有没有一种禁欲系的感觉?”

“岂止禁欲系,听到厅局风三字,我就有一种整个身体都干涸了的感觉,再也不会有性欲了。”

“厅局风”堪称国内近来最火的男性穿搭,但这究竟是什么风,向来众说纷纭,我没有看到比上面这番话更犀利的洞察了,它从女性的视角极具讽刺地准确把握了常被忽视的两点:这是在迎合手握权力的老人的审美,却也因此难以激发欲望。

当然,之前也不是没人意识到“厅局风”凝视的主体其实是老人,看到网上就有人翻出男明星“局里局气”的穿搭,化身“我的体制内男友”,但下面却又跟了一句“丈母娘看了都说好”。甚至还有男性贴出自己的“厅局风”装扮,说同事夸这是“全国丈母娘最喜欢的穿搭”。

就像女人的“好嫁风”一样,这折射出一种特殊的道德审美偏好:去除那些奇装异服,要显得端庄、正派、可靠,是一个“能过日子的人”,简言之,这看上去是审美,其实是将之看作是内心道德的外化。

这也算是中国式的“择偶观”:择偶的主体似乎不是年轻人自己,而是父母的感受。

在抖音上,满是这样的感慨:

“等你长大才明白,开着迈腾、仪表台摆着国旗,后备箱放着单位发放的米面油,这样的女婿阿姨最喜欢。”

“你现在还太年轻,喜欢狼尾和腹肌,以后你就会知道,开着大众,车里放着国旗,端庄得体,工作努力的男人有多香。”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拿着五险一金,工作稳定、圈子干净、后备箱放着单位发的米面油的央企男孩有多香。”

“年轻时当然会喜欢叛逆和另类,喜欢与众不同,但是在以互相托付终身为目的的婚恋市场,稳定成了审美的新标准。”

这些感叹,不论真假,都渗透着一种“过来人”的口吻,也就是说,那并不是年轻人应当有的恋爱观,倒像是中老年人在教育女儿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并且在这筛选标准中,也根本没有提及情感是否合拍的问题,而是一个能扮演好“女婿”这一角色的合格人选——说得直白一点,就像是丈母娘在看一堆简历。有人因此挖苦:“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每个丈母娘的内心都有一股乱伦的潜意识在翻滚,看上的女婿都符合自己选择异性的标准。”

不过,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与女性“好嫁风”有所不同的一点是,“厅局风”渗透着一种“体制内美学”,隐含着对权力地位的崇拜和对“稳定”的渴求。

知乎上有人这样解释:“所谓厅局风,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体制内穿搭,由夹克、衬衣、西裤、公文包组合而成,看似老套枯燥,实则透(炫)露(耀)着稳定的事业、殷实的家境、懂的都懂的社会地位。”

也就是说,这种中国特色的潮流分支看似低调,但实则内敛、稳重、厚实,是一种身份象征,并且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提供了稀缺的安全感。

实际上,网上也有人明白指出了这一点:“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依然能够风轻云淡,在社交媒体发布微微超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生活照时,这就是轻奢。‘体制内’三个字就代表着殷实家底和取之不尽的稳定。”“要知道拥有一个局里局气的体制内男友,表面上体现的是稳定、成熟和告别内卷,但和任何潮流风格一样,更深层次意义永远是炫耀。”

这当然也是一目了然的事:“厅局风”的盛行,并不只是因为它看起来有多美,而是它就像品牌包装一样,在信息繁杂的市场上起到了一个“放心标志”的信号作用。

可想而知,如果一个男生没有体制内身份,只是个失业在家的穷光蛋,那么哪怕他穿起来再“局里局气”也不管用,多半还会被斥责为骗子——因为人们假定,外表和内在应当是一致的:你穿成那样,就应当具备相应的身份地位。

这是一种情有可原但不免天真的想法。就像有人挖苦的:“殊不知这种风格还有另一种叫法:‘双规风’穿搭,看起来规里规气的。”同样风格的穿搭,换一个场景,意味可就截然不同了。

即便是体制内,且不说人人都能有这样安稳的好日子,仕途也不见得一直都平稳,平稳的话也未必大环境一直都不发生变化——日前就有消息说,疫情之下,各地财政收入乏力,宁波公务员年收入平均要砍掉10万元,底下留言清一色地各种揶揄,几乎看不到有谁同情。如果没了“铁饭碗”,过的只是苦日子,“厅局风”还那么迷人吗?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这种风尚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折射出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保守化倾向,以及考公考编热潮之下对“铁饭碗”迷恋的回潮。每个时代站在时尚舞台聚光灯下的群体,本身就在折射出那是怎样一个时代:晚清时引领时尚潮流的多是妓女,以至于那些穿着时尚的良家妇女都常被误认为是妓女;而在五四以后,最时髦的就成了女学生的装束。

早有人指出,即便在西方,相比起主导女装的“勾引原则”,统治男装的最高原则是“等级制原则”:男性服装本来就是为了增强其社会地位的,那是一种权力地位的可见表现方式,甚至是一种表现优越感的工具,对男装的审美不可避免地和权力地位交织在一起。

然而,这两者的搭配并不总是那么融洽的,对有些人来说,一提起“厅局风”,她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大肚子、秃脑门的中年油腻男人,“嫁了这样的老公,直接变体制内保姆”。

谁都知道,问题的关键与其说是审美,不如说是它象征了什么。就像当初对苏联的年轻人来说,牛仔裤并不是贫穷的象征,而标志着优裕的美式生活方式,正因此它才成了黑市中最畅销的商品。反过来,在西方,牛仔裤已经不再标志着社会地位,那些富贵阶层的男女能在“令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作出衣冠不整的姿态”,例如把牛仔裤故意弄破。

“厅局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尚,因为和时尚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是,它并不是旨在展现个性,相反是要压抑个性。我一位前同事曾和我说,她刚毕业时挤进了一家国企,钱多事少,但最受不了的就是每个人都得穿得灰灰黑黑的,有一次稍微穿得鲜艳了一点,还被领导呵斥了,“也许是我任性了,但当时真觉得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她的感觉没有错。尽管工业化流水线上出来的服装设计常常也具有某种个性化特点,但总的来说,现代社会的服装是越来越个性化了,就像《性别与服装》一书指出的,“一个基本的现代需要是避免欲望落空的感觉”——但像“厅局风”的设计风格,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人产生欲望的。

当然,或许会有人说“不用这么认真分析,这不过是宣传套路”,那如果是这样,它看来也很难成功——因为只要是审美时尚,就避免不了被人审视、评议、嘲讽,也迟早会过时。不过,围绕着这一阵风展开的话语交锋,会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底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厅局风是什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