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盘源性下腰痛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在慢性腰痛中所占比重较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生率在26%至42%之间,是目前较为高发的一种慢性腰痛疾病。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常出现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生活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01了解腰痛病的病因病机,“六淫”在腰痛病的产生中以湿邪最为突出
1、六淫邪气侵袭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是中医的基本观念之一。人与自然界共存,适应着四季的更替,维持着一种平衡关系,当出现“天人不应”,即自然界中的“六气”超过人体的承受极限,人体不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时,自然环境则会转换成致病因素“六淫”。
因此,“六淫”中的风、寒、湿、热之邪,在机体防守失常的情况下,侵入腰部筋骨,影响腰部经脉气血致其不能正常运行,则产生腰痛。《素问·脉要精微》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六淫”在腰痛病的产生中以湿邪最为突出,因湿邪重着、粘滞的特性常附着于腰部筋骨,因此临床上腰痛症状常反复发作,难以完全根除和治愈,湿邪作为致病因素,在侵袭人体时常与风邪、寒邪、热邪相夹杂,单独致病的情况甚少,综上所述,外邪侵入是腰痛病的病因之一。
2、腰部扭挫伤
《景岳全书·杂证谟》曾解释了外伤扭挫为何是腰痛病形成的原因,腰部在遭受外力刺激后局部软组织常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筋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脉输运失常,淤血停滞于一处,会致腰部刺痛,活动转侧受限。
3、年老久病
五脏相生相克,腰痛从五脏论治,应主要从肝肾论治,肝肾为相生的关系,两者联系紧密,肝在体为筋,肾在体为骨,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精血生成相应减少,无法濡养肝肾,肝、肾两脏日益退化,会直接影响筋、骨的生理功能,从而产生疼痛。
02了解盘源性下腰痛的中医证型,腰痛病发生多与风、寒、湿三邪相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痹论》对腰痛病、痹病及其发病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解答,认为腰痛病的发生多与风、寒、湿三邪相关,寒邪多致痛痹,风邪多为窜痛,湿邪多为着痛,外邪致病多在表,内伤致病多在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总结,我们可大致将盘源性下腰痛的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气滞血瘀证、风寒湿痹证及风湿热痹证。
1、气血两虚证
阴阳气血不调,则会出现筋骨失荣,骨髓不坚的现象,因此气血两虚型腰痛病常表现为:面白消瘦,头晕气短乏力,腰痛隐隐,时轻时重,常在劳力久坐、气候骤变之时出现,治疗时要求医者从经络、脏腑论治。
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两虚型腰痛病时应辅以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充足的气血可供养筋脉、骨髓,有利于缓解气血虚弱引起的头晕乏力、腰痛隐隐的症状。
2、肝肾不足证
肝肾不足则筋骨不聪,因此肝肾不足证的腰痛病常出现年老体虚,腰脊疼痛绵绵不断,在体力劳动后腰痛症状加重,同时伴随腰膝无力,耳鸣,小便清长等一系列肾虚证的表现,对于肝肾亏虚型腰痛的治疗方案,《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描述为:“虚劳腰痛,…,小便不利者,八桂肾气丸主之。”
人体肾气缺乏主要源于肾精无法转换为肾气的缘故,方药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两味药材有利于肾精温化为肾气,进而濡养肝血,补益腰膝,因此病因归结为肝肾不足的腰痛病,应予肾气丸充养肝肾以改善患者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少腹疼痛的临床症状。
3、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发病机制为:气滞无法运行血液,同时气滞与血瘀相互恶性影响,最终导致淤血留滞于筋骨经脉,产生了疼痛、肿胀等症状。区别于其他证型,该证型的患者多有外伤病史,腰痛常固定不移。
性质多为刺痛,疼痛部位拒按,患者自觉夜间症状更为明显,舌脉像为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涩,从经络腧穴的角度,气滞血瘀类腰痛病的治疗时需配伍膈俞、太冲、行间、期门穴等穴位。
4、风寒湿痹证和风湿热痹证
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证两者的区别在于,风寒湿痹证除了腰痛症状外,伴有冷痛为主,气温降低或者阴雨天时容易发作等表现,治疗时需温中散寒,温通闭阻的经脉;风湿热痹证则伴有腰部灼热疼痛,身体困重,小便色黄为主的症状,应以清利湿热,强腰膝为法。《医宗必读·痹》:“治行痹者,散风为主,…,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以上指出治疗上述两证的腰痛病时除祛风利湿散外邪之外,还要辅以补血,血行通畅可协助发散风邪。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临床上多选用保守治疗方案,如推拿按摩、针刺疗法、艾灸、穴位埋线等,其中针对激痛点的推拿治疗,要求患者配合动伸运动,可拉伸肌肉,使治疗时更接近病灶,具有减少医者外力操作和体能消耗的优势。
穴位埋线作为祖国医学特色的保守治疗方式之一,被证明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有效率高于西药塞来昔布片,其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选取腰背部的背俞穴为主穴,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补益正气、通畅经脉、驱除邪气的功效,此外穴位埋线成本相对低廉、单次治疗效果维持时间较长,疗效确切,适宜于临床推广。
结语:患者对于西药塞来昔布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治疗盘源性下腰痛,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难题。壮医经筋手法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保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多次被应用于痛症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少、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等诸多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治疗中患者的配合度也会相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