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19 17:37:00
米拍摄影社区文章推荐:来自Haida滤镜当技术与艺术发生碰撞,M15诞生了;当M15与灯泡头发生碰撞,大片诞生了!M15滤镜支架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自从有了它,就彻底摆脱了在灯泡头上使用滤镜的繁琐操作。如果有一只镜头能够让风光摄影师魂牵梦绕,那它一定是一只优秀的灯泡头!如果有什么事情能让风光摄影师又爱又恨,那一定是给这只灯泡头配一套轻便快捷操控性好的滤镜系统!都快年了,在这么二的年度里,发展了几十年的滤镜系统还在比拼什么呢?架子的做工?细节?手感?滤镜的镀膜?肖特基玻璃?通通不是,因为在年之前,这些问题通通都被解决了!对于灯泡头滤镜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到轻便快捷。以前,轻便快捷是个难题;今天,自从有了M15滤镜支架之后,这个难题也解决了!今天的测评分享来自风光摄影师李勇,接下来让我一起看看这篇干货满满的测评吧!/摄影师介绍-李勇理学博士畅销书《RAW数码底片演义》作者Haida滤镜品牌合作摄影师《摄影之友》合作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创意+CFP)图虫网资深摄影师和年度优秀摄影师摄影培训师,年度视觉中国创意摄影大赛优秀奖作品赏析/01--灯泡头+滤镜=难?为什么非要选择灯泡镜头?灯泡结构在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上的优势,是风光摄影师选择灯泡头的唯一理由。现在焦距短于16mm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可以说被灯泡头垄断了,为了获得优秀的成像素质,灯泡头成了超广角的最佳选择。▲灯泡头前端都有一片像灯泡一样突出出来的镜片为什么要使用滤镜?这也是风光摄影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虽然现在后期软件越来越强大了,但有些效果如果在拍摄时不使用滤镜,要么后期很繁琐,要么后期也无法解决。通过下面的对比图就能说清楚这个问题。▲上图是没有使用滤镜的原图效果,下图是加载渐变镜GND0.9和减光镜ND的效果注意太阳周边和水面的差别。GND0.9消除了太阳周边天空大面积过曝的情况,ND延长了曝光时间,消除了水面波纹。通过前后对比可以发现,这两张照片主要有两个区别,一是亮部和暗部的曝光,二是水面的效果。要想保证阴影曝光正确,同时天空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过曝,需要使用到中灰渐变镜GND;如果想延长曝光时间,柔化水面,需要使用到减光镜ND。因此,要通过一次快门曝光获得这两个效果,需要同时用到两片滤镜。否者,即便是现在动态范围最大的数码相机也难以获得平衡的曝光,即便使用最低的感光度和最小的光圈,也难以获得长达十几秒的曝光时间。为什么灯泡头不容易加载滤镜?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灯泡头前面没有螺纹结构(否则也不叫灯泡头了),无法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将滤镜支架保持在镜头前端;二是灯泡头的直径相对都比较大,再加上视角很广,需要的镜片尺寸大(一般宽mm),从而架子也会很大。▲灯泡头前端加载M15滤镜支架的效果随着微单的普及,短法兰距给镜头的卡口端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可以实现滤镜后置,但后置的滤镜还不能完全取代渐变镜,因为渐变线还无法上下移动。所以,后置滤镜可以用于减光镜,还难以用于渐变镜。▲后置滤镜因此,方片滤镜还不能被后置取代,并且适用于灯泡头前端的渐变镜尺寸也难以缩小,在这些前提下,如何将mm的滤镜系统尽可能轻便化,就成了研发重点。/02--M15滤镜套装到底有哪些优势?1、安装快M15将三脚架的锁紧方式经过创造性的改造,融入到了滤镜支架中,在使用时,不需要卸下镜头,只需将支架放入镜头前端,然后通过扳动扳扣或者旋转旋圈就能快速将支架安好。而早先的支架在使用时,需要先卸下镜头,然后将支架的转接环套进去,最后再将架身与转接环旋紧卡在镜头上。这个过程是很繁琐的。现在,M15可以将支架直接卡在镜头前端,只需一两秒就完成了安装,不再需要拆卸镜头。2、可以通过磁吸使用圆形滤镜M15不但可以使用方片滤镜,还能使用圆形滤镜。圆形滤镜的安装既不是卡扣,也不是螺纹,而是快捷的磁吸方式。这个改进不但实现了快速安装,还缩小了滤镜体积,更主要的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更方便。3、双拨轮设计M15支架上设计有两个对称的拨轮,在使用磁吸式偏振镜CPL时,可以通过这两个拨轮旋转CPL,实现精准的消光控制,让摄影师更专注于取景器中的画面变化。4、兼容性好如果不打算购入新的磁吸式滤镜,M15仍然可以使用原先购入的mm方片滤镜。并且,M15不但可以用于灯泡头,还可以通过多种转接环用于不同口径的常规镜头上。综合来看,M15不但做工精良,细节完美,而且融入了当前灯泡头关于滤镜快速安装、便捷操控的所用元素,可以实现镜头前端快速安装,也能通过磁吸加载圆形滤镜,双拨**控CPL十分灵活。用于常规镜头的M10滤镜支架曾经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这次使用的M15再次给了我一次惊喜。这两款滤镜已经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甚至可以把他们当做艺术品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