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校林立的天津市,除了南开/天大等高校,还有几所实力强劲的普通一本。
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那么,放弃天津理工,选择长春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如果不是真的差,谁愿意骂自己的学校呢,我想了很久,我以前觉得骂自己学校是傻子,但是现在,眼看新的一批学生要来了,我希望给大家一些心理准备和劝阻。
北方的孩子,都说长春理工,一本院校,光电工程学院双一流学院,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但实际上,来到这个学校光电工程学院(理工招牌)的学生的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日常基本生活都只能艰难满足和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的生活中。
我们住着八人寝,墙皮脱落,墙壁漏水长毛,睡着脚墙皮就掉嘴里了,厕所日常堵塞,断水断电。
导致停电的原因是下雨,把变压器下报废了,学校原话,彻底报废了。
下雨把变压器下坏了,我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
别说我们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这都受不了了?未受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所需要完成的学习和任务也都是与时代同时进步的。
停水停电是长春理工的传统。
大一查寝,老生常谈,床上不能有人,垃圾桶不能有垃圾,书架里不能有书,宿舍电路老化不能使用电扇和吹风机,比较有意思的是学校自己招标的热水机,学生们水卡都办了不让用,说功率过大,这波操作不仅坑了学生,还坑了小企业,机器咋拿来的,咋拿走。
学校的领导们很少有人能把学生的基本生活诉求真正的看在眼里,夏季运动会,必须跳团体操,每年都一样的操,一年一年的跳。
运动会,闲杂人等不准入内观看,不知道运动会给谁办的,不让看。
大一的参加运动会统一着装,但是大一没有校服,学校统一组织找大二的借校服(这波操作高中好一点的都干不出来)。
学校实验室,牌子上挂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际上那些电学的实验台子,很多一部分已经饱经风霜,天津理工和长春理工同一批的实验设备,天津理工已经更新了多少批了,艰苦朴素的长春理工还在用,如果不是真的穷,谁会用旧的坏的设备呢?
学校教学楼没有风扇,一半的窗户是栅栏封住的根本打不开,还有一部分把手都没了。
个别教学楼作为主要的教学场所(其实一个校区就三个教学楼,还有一所只有两层是教室)走廊平时连灯泡都没有,哪怕是小白炽灯都没有。
细小的楼梯,每次上下课都有很大胆人流量,但是学校坚持只开三个楼门最小的那一个,就让大家挤着,就是玩。
周六周日教学楼正常的门会锁上,对锁上,想进入需要从实验楼进,然后从高楼层的走廊穿过去才能到教室自习,不为别的,就省着打扫照看,毕竟连灯泡都没有,谁能偷什么东西呢?
光电工程学院都是最好的专业,所以最差的条件都是你的。
一本院校,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上了专科,希望,想来的学弟/学妹,三思而后行,不然可能会后悔终生,真的。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高中就读于某县城一中,宿舍是六人寝,需要自己去买铁皮柜子,每年毕业都会有卖书、卖柜子的情况。
基本来说,强制住宿,没有商店,食堂在我高三改革前的水平非常低,甚至烧饼不用热乎的汤泡开,基本是咬不动的,做饭没有油水。通常的打扫是学校规定的一个劳动周的活动是由学生做的,不过也会有对应的师傅,不过很少就是了。
后一志愿走长春理工大学,报了六个专业没有服从调剂,只能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也算是捡漏了,我的省份这个走的是学校最低线多一点点,而最巧的就是我的成绩除了这个专业,其他五个专业都是走不掉的。当时是不太清楚这个专业学的什么,就随便一报名,结果除了这个专业,其他的专业都走不掉。不过大数据专业在本省招生成绩很高,除了光电,大数据录取分最高。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隶属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也就是长春理工大学南校区。南校区是最小的一个区,基本走路半个小时绕着走一圈。不过南区有南研楼、科技大厦、四食堂、游泳馆、篮球场和实训楼。
在南区上课基本需要去南研楼、实训楼两个最主要的教学基地。
实训楼是目前实验课最主要的地方,同时各个实验室都从原本的科技大厦迁到了实训楼,同时部分实验室保留本部。实训楼是18年开始建造,当时就是有一个壳子,里面很多地方没有装修,当时就开始逛实训楼,后来实训楼开始各种装修。
目前,据我了解,在一楼就有一个国家重点的光学实验室,地下也建立了对应的研究中心。
以前地下还能进,现在基本都需要指纹或者虹膜认证才可以进入。在很多学院签往南区之后,在实训楼不同楼层都建立了不同学院的实验室。
计算机一般都是2、4楼,3楼是办公层,5、6、7等层都是生命之类的。实训楼每天都有专人打扫,环境很好,尤其是在重要的房间都有空调,很舒服,冬天还有超棒的暖气。
南研楼是主要的上课地点。一楼有菜鸟驿站,19年左右建立的,当时讨论的还比较凶。
现在大家的快递基本都是在菜鸟驿站领,最近又新加了身份码,比以前麻烦太多了就是。
从住宿环境来看,南区普遍都是六人寝,上床下桌。桌子足够大,基本满足了我对大学的想法,每个房间还有对应的阳台,可以放一些杂物。阳台上有专门的晾衣线,窗户有纱窗,不过常年没人清洗,基本都是尘土。
从学术氛围来看,我感觉长春理工大学的学习氛围还是可以的,至少从我所在的计算机学院来看是这样的。
我个人平时上课遇到的老师也都是很认真负责,从最为基础的基本编程语言的学习,到最后的专业课学习,老师都是非常可以的。
不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基本设计不是很好的。
由于大数据专业确实是新开设的,有一些课程设计的不太科学。就以相同的神经网络为例,我们在深度学习、大数据算法、机器学习的课程中都学习过。而且有一些课程的顺序也不太对,例如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之前。不过学校每一届也都在改教学方案。
”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