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中小学学生必须要学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和高考必须要考的一门主要学科;但是,相当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却产生了畏惧情绪,认为数学很难学。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认为数学难学,是因为在孩子开始学数学的时候,没有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生活就是教学。
下面来看一下与生活相关的10个数学例子。
图片来自网络。●第1例:桌子有10支点燃的蜡烛,吹灭4支,问最后还有几支?分析:这道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减法题,直接列式10-4=6。如果这样计算就肯定错,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0-6=4,因为吹灭的4支不再燃烧了。
●第2例:教室里有10只灯泡,拉灭只,问还有几只?分析:这道看起来也比较简单,是一个减法题,直接列式10-=7。如果这样计算就肯定错,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0-0=10,因为拉灭的4只仍然在教室里。
图片来自网络。●第例:-等于多少?分析:这是一道纯粹的数学计算题,但是一位女孩却算出等于,孩子的爸爸检查作业时告诉女儿,算错了,应当等于。
可是孩子却硬说等于,孩子的爸爸被气得七窍生烟,但又不舍得打骂女儿,于是跑到马路上并躺下来,目的是让交警把他抓起来。围观的市民包括交警都被这位爸爸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
我认为,这位爸爸是没有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如果孩子的爸爸先拿出8张面额的纸币交给女儿,然后再拿走7张,问孩子还有几张,孩子绝对不会说还有9张。
●第4例:除夕晚上小明放鞭炮,每隔1分钟放1炮,10分钟共放多少炮?分析:这道看起来比较简单,很多孩子很容易列式计算10÷1=10。其实这个题有一个关键词是“每隔1分钟”,即要有一个开始时间,也就是0分钟的时候要放1炮,因此应当是10+1=11。
图片来自网络。●第5例:爸爸到拿0元去超市买了一支10元牙膏,问收银员该找给多少钱?分析:对于这道题,很多孩子会直接写出算式:0-10=20。其实这个答案是错的,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发行的纸币面额没有0元的,所以,爸爸不能给收银员0元,最有可能给面额20元的,这种情况下,收银员应当找给10元。另一种情况是爸爸只给收银员10元,这种情况下,收银员不用找给爸爸钱。
●第6例:一对亲生父子共99岁,父亲44岁,问儿子多少岁?分析:这道孩子很容易列出算式:99-44=55。但是这样就不符合常规,因为儿子年龄不可能比生身父亲年龄大,这个题有多个答案,其一是父亲在44岁的时候去世了,而儿子一直长大,直到长到55岁,这样父子年龄是99岁。其二,55岁可能是2个双胞胎儿子的年龄,也可能是2个孩子的不同年龄,也可能是个孩子的年龄。
图片来自网络。●第7例:奶奶把1碗饺子煮熟需要5分钟,问煮熟5碗需要多少分钟?分析:这道题孩子很容易算出5×5=25。其实这样计算就错了,因为奶奶不会分5次煮,而会把5碗饺子放在一起煮,这样最少需要5分钟,主要是因为煮5碗需要的热量比1碗多。
●第8例:什么时候4-1=5?分析:表面上看,这个计算题不能成立,但如果与生活结合起来就很容易解决了,比如把一个4边形剪去1个角,就会变成5边形,这种情况下就会得出4-1=5。
图片来自网络。●第9例:军军和妈妈带90元去买书包,军军看中一个75元的书包,但老板却只找给军军5元钱,为什么?分析:要想知道老板为什么只找给5元钱,就要知道组成90元有多少种方式,比如可以是一张50元和两张20元,也可以是一张50元和四张10元等等。如果小明给老板的是一张50元和三张10元的,那么,老板肯定只找给5元。
●第10例:一对夫妻有5个儿子,每个儿子有1个妹妹,问这个家里有多少人?分析:对于这个题,孩子很容易写成2+5+5=12,有12口人。其实,这个家庭有8口人,因为5个儿子可以共有一个妹妹,再算上夫妻2人,就是8人。
★朋友您好,感谢阅读!如果您认为此文有益,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并请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