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地方招商优惠过滥国务院狠招清理
TUhjnbcbe - 2020/8/7 10:01:00

地方招商优惠过滥 国务院狠招清理


为期4个月的税收等优惠*策规范清理工作,即将在各地展开。


这意味着,地方*府招商中优惠*策这一法宝将受到约束,而企业享受的招商*策也将被清理或规范。


1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策的通知》。


《通知》称,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特定企业及其投资者等,在税收、非税等收入和财*支出等方面实施了优惠*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和产业集聚。但是,一些税收等优惠*策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策效果,甚至可能违反我国对外承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因此,下发该文件的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泛滥的优惠*策


某东部省份招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各地在招商引资时,税收等优惠*策比拼得很厉害。


他举例称,一个投资五六千万元的项目,在东部发达城市仅土地就需要投资1000万元,而中西部欠发达地方为了吸引项目入驻,常常把土地白送给企业。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可以将获得的土地拿到银行抵押贷款,这使得企业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土地等优惠*策也因此被企业看重。


一些企业也摸准地方招商引资脉门,常常以优惠*策"要挟"地方*府。


安徽省某地财*局副局长称,新入驻企业均要求比照享受某一区域性优惠*策,折算成真金白银后,由当地财*资金予以奖补。在此背景下,好企业"比武招亲",各地"彩礼"的多寡是唯一的谈判筹码。


在*府给予企业税收等优惠*策到期之后,一些企业或高管以企业搬离为筹码,换来*策展期或其他附加条件。"某金融机构高管团队在已经享受5年个人所得税奖励后,仍然要求继续享受,迫于现实原因,地方财*只得应允。"上述副局长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朱为群对《第一财经》介绍,地方设立税收等优惠*策主要是为了招商引资。


税收等优惠*策分三种:第一种是所得税等税收优惠,通过不收或少收税来施行优惠*策;第二种是非税收入优惠*策,比如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第三种则是财*支出,包括给予企业电价水价优惠、财*奖励或补贴等。


财*部部长楼继伟此前表示,目前我国税收优惠*策尤其是区域优惠*策过多过滥。据统计,已经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策共有30项,还有一些正在申请的区域性税收优惠*策项目。同时,一些地方*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竞争,必须下大力气清理整顿。


朱为群表示,税收优惠损害了个税公平,破坏了税制。另外,过滥的税收等优惠*策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破坏了统一市场。一些优惠*策只是行*机构或少数几个行*官员说了算,也可能滋生腐败。


在财经纪律越来越严的背景下,明目张胆式的减税、免税和缓缴已不是主流,而被"先缴后补"、"等额奖励"等形式的财*优惠*策替代,这导致地方*府收上来的钱变成了"纸上财富"。


"现在经济不好,财*收入增幅压力很大,这边收不上来,那边大幅放水,所以要堵漏洞。这也是此次税收等优惠*策清理很重要的原因,即防止财*收入大幅下滑。"朱为群称。


清理出狠招


虽然《通知》的文字不到3000字,但在规范和清理税收等优惠*策上重拳频出。


《通知》称,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策;未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起草*策法规都不得规定具体税收优惠*策。


在非税收入优惠*策方面,《通知》提出四个"严",其中尤其提出,严禁企业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


同样针对土地优惠*策,《通知》规定,对违法违规制定与企业及其投资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支出优惠*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坚决予以取消。另外,对电价水价优惠、财*奖励等其他财*优惠*策要逐步加以规范。


除了上述规范税收优惠*策举措,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开展一次专项清理。清理重点是全面梳理*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会议等文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优惠*策一律停止执行,而没有法律法规障碍的需报财*部审核。


根据《通知》,清理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底。这意味着,清理结果四个月内将由省市和部门汇报给财*部。


此外,《通知》专辟一章谈建立健全税收等优惠*策清理长效机制。


具体来看,地方*府主要负责人成为当地税收等优惠*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管理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对违反规定出台或继续实施税收等优惠*策的地区或部门,相关主要负责人将被追责,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前述*府招商人士称,这让地方官员清理税收等优惠*策变得很有压力。


朱为群对本报称,问责很好,但力度到底有多大、怎么问责都需要更细化。


此外,《通知》还出一狠招:对违反规定出台或继续实施税收等优惠*策的地区和部门,中央财*按照税收等优惠额度的一定比例扣减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或转移支付。


上述招商人士告诉本报,地方招商主要目的是开辟税源,而中央对税收等优惠*策清理不力地区直接扣减税收返还或转移支付,则直接动了地方*府的奶酪。


税收等优惠*策清理会否影响地方*府招商?上述人士表示,短期来看,这让自己的工作很难做,但长期来看,*策规范后,企业落户将真正根据地方资源、地理等优势作为判断,"这才是真正让市场配置资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方招商优惠过滥国务院狠招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