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全屋智能三国志
TUhjnbcbe - 2023/5/21 20:28:00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对我来说,是一个收集现实素材、感应社会变化的好机会。也确实发现了不少新趋势,一个结论是:智能家居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市场浪潮。

以央视春晚作为切口,每年央视春晚的广告投放,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行业的变化和对市场的预期。而兔年春晚,互联网企业的广告连同红包雨一起消失了,反倒是白酒广告一个接一个,房地产企业销声匿迹,但格力、海尔带着智慧家居的广告登场了。

本届春晚中多了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脱口秀环节和喜剧演员,而这些“脱人”、“喜人”们早在年伊始,就成为全屋智能走向年轻人的媒介,李诞连续三年在脱口秀节目中提到海尔三翼鸟,美的智能家则与“少爷和我”等正当红的喜剧演员合作。

而这一轮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混战中,有一个变化是非常显著的,那就是从单品智能走向全局智能,围绕全屋智能展开布道和厮杀。

而全屋智能目前阶段的境况,很像是在玩三国杀——形成了三个壁垒分明的产业聚落,小米米家这样具备IoT生态链积累的智能平台;具备硬件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的家电企业,如海尔、美的、格力、TCL等传统企业;强调底层技术和整套系统能力的华为全屋智能、苹果homekit等。

生态企业VS家电企业VS科技企业,这三个阵营势力相当,各有优势,但坦率地说,目前任何一方都不具备一统天下的条件。因此,各类企业都加大了攻势,以攻占这个美好的未来市场,家电企业在春节合家欢之际发动一波广告攻势,华为也在年底发布了华为全屋智能3.0的全新解决方案。

日渐热切的全屋智能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成了一道略带迷茫的选择题。我们尝试总结了这场“三国杀”中典型玩家的特征,来帮助大家理清需求,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未来家。

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全屋智能为啥就这么难选?

全屋智能,整装待发

年,智能家居行业方兴未艾之际,一个名叫希格数码的公司,曾提出了全屋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然而并不成功,最终希格数码在年改换赛道,由“全屋智能”转向“微小智能”,瞄准智能家居单品市场。

可以说,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智能家居行业一直处于单点智能的发展阶段,没有在全局智能上特别成功的案例。

全屋智能之所以企业难做、消费者难选,一个根本原因是产业链很长。包括智能感知、网络传输、运营平台、应用服务等多个部分,需要解决芯片、传感器、显示器件、通信网络、软件系统、硬件制造、芯片、AI、云、应用开发、地产家装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门槛,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就拿通信协议来说,就有Wi-Fi、ZigBee、蓝牙、低功耗蓝牙、蓝牙Mesh、Z-Wave等,并且不同平台支持的通信协议也不尽相同。

所以说,我们看到消费者面对各个品牌众说纷纭的全屋智能方案,很容易不知所措。企业比拼的是一揽子整合能力,要克服大量壁垒和障碍,才能提供有说服力的方案。

不过,最难的阶段,也是一些企业和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时机,就像诸葛亮想借的东风。

当前大家可能还会觉得全屋智能的难度太大、方案价值不清晰、行业标准让人摸不着头脑、消费者需要教育等多种问题时,这也恰好说明,行业爆发期就要来临。随着5G+云+AI+IoT等数字底座逐步成熟,智能家居正在经历一场从单点智能到全局智能的突飞猛进。等一切都相对清晰和完善的时候,可能已经失去了先机,要面临充分竞争的修罗场,抢占用户的成本会大大增加。

目前场内的三类玩家,经过先一步的摸索,也都沉淀了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它们的长板和短板,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自己到底适合哪类全屋智能。

举重若轻的IoT企业

如果你在身边调查一下,智能家居用的最多的品牌是哪个,答案估计会集中在:米家。

很多人接触智能家居,都是从米家的产品开始的。在年开始的那一场智能家居浪潮中,很多企业由于网络连接不顺畅、智能化体验价值不大、兼容性差等问题,逐步退出了市场,但一些企业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中,小米的智能硬件品牌“米家”,就是这类企业的佼佼者,将智能家居生态做到了极致庞大、极致性价比的程度。

所以,用米家产品打造全屋智能,有三个核心特点:

1.价格友好。

年年初,小米正式开启生态链,由于生态链企业众多,产品SKU丰富,从空调、洗衣机、电视、空气净化器等大型家电,到智能插线板、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灯泡、电饭煲等小家电,再到毛巾、牙刷、水杯之类的日用品,都可以在米家平台买到。对于预算不多、或希望逐步演进的新手来说,米家可以较低的单价入门,搞个智能开关灯,或者语音控制,一整套全屋智能改造下来,成本也能控制在四位数,价格门槛是十分友好的。

2.风格统一。

对于很多精装房拎包入住或旧房改造的消费者来说,部署全屋智能肯定不可能将现有的装修推倒重来,后装对设计风格的统一性要求较高。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围绕米家来打造智能家居产品,小米主导设计、协助研发,保证了整体风格的统一,对追求家居美学、购买更多单品的消费者,能够节省很多“不知道怎么搭配”、“前后风格冲突”的精神内耗。

3.自由组合。

以小米米家为代表的IoT厂商,全屋智能方案的另一个特点是轻量级。各个单品能够基于连接协议,简单、灵活地接入运营平台,实现功能的自由组合,以及产品的互联互通,这比智能单品的协作性更高,同时又不像前装那样需要布线、改造等操作。比如米家的空调伴侣,就可以实现传统空调的“智能化”。年,小米生态链公司三大战略方向之一就是围绕全屋智能,进一步强调整合。

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到,基于米家的全屋智能,也会在一些领域有所欠缺。

比如智能化水平。有用户表示,自己家里几十个米家产品,但大部分还是灯、开关、插线板,只能实现较为简单、初级的自动化,还需要人用手机来进行控制,语音识别、智能算法等AI能力聊胜于无。

另外是可靠性。大量生态链企业良莠不齐,容易出现一些软件设计考虑不周的情况,导致体验不佳,或者安全性存疑,此前就有小米摄像头因隐私问题而被GoogleNestHub取消授权的新闻。

此外,由于生态链企业和非生态链接入企业众多,使得米家全屋智能的体系庞杂,需要花费时间和心思进行连接、调试、升级,如果是老人、小孩或不善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还是比较麻烦的。

总的来说,小米为代表的全屋智能,核心特点是生态繁荣、举重若轻,适合后装家庭低成本入门,用智能化体验提升一些生活幸福感。

厚积待发的家电企业

IoT的举重若轻,没能触达家电产品的核心根基,自然也就给家电企业、科技企业留下了市场空间。中央空调、冰箱、抽油烟机、电视等全屋智能的核心,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拥抱传统的家电品牌,或者新锐的全屋智能企业。

目前,海尔、美的、格力、TCL、海信等家电品牌,也都在积极推出体系化的智慧家居解决方案。

这些品牌经历过多年家装市场的竞争和洗礼,已经开始进行产业链整合。

1.一站式购物。全屋智能系统的产品众多,购买选择流程比较长,涉及到家装、家电、家居、建材等多个板块。过去,这些领域是独立、分散、各自为战的状态,用户要亲自在不同的地方来回奔波挑选,找家装公司,选定制家居,买家电家具,才能搞定全屋装修。而全屋智能、智慧家居一体化的趋势,也推动家电行业开始整合,出现了大量行业联盟。比如海尔智家()的三翼鸟牵头成立中国大家居TOP生态联盟,让用户一站式解决全屋智能所需要的各类假装要素,对于时间有限、追求整体效果、不想被单一品牌捆绑的用户来说,可以看看这类联盟品牌。

2.线下强体验。核心产品的单价高、购买决策门槛高,因此体验的沉浸感、冲击力是非常重要的,线下门店的强体验属性依然有很强的渠道优势,尽管华为、小米、OV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加强布局线下门店,但相比传统家电品牌的多年渠道积累还有一定距离。比如海尔就将三万多家门店进行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更适合传统型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和决策。

3.产品实用性。全屋智能的本质目标,还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最实用的智能化,摒弃仅能作为装饰或噱头的华丽功能,比如空气净化、食物保鲜、灯光调控,都涉及到不少工业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不是互联网企业或科技公司能够很快突破的。比如全屋智能系统全天候地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性,在电源、系统备份方面采取相应的容错措施。所以,家电品牌大多在某一品类上具有深厚的积累,如果不是非要追求所有设备的智能化,想让一部分重要家电先智能起来,可以优先考虑家电品牌的明星产品。比如此前COLMO以中央空调作为全屋智能入口,来集成全屋家电及声光电设备,并进行空气的精准智能调控,以智能中央空调这一实用单品来实现全屋智能家电的深度智控。海尔智家的三翼鸟则通过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为核心来支撑厨房、客厅、阳台不同场景的智能化。

4.长期服务力。全屋智能家居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工作量比较大,长期服务的便利性、友好度、成本等,也是用户的重要考量标准。头部家电品牌此前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成熟的售后服务网络,能够快速、高效地响应服务需求。重视售后服务、对智能家电使用不熟悉的用户,能够减少一些后顾之忧。

当然,传统家电品牌的全屋智能并非没有顾虑。比如大多只擅长某一品类,AI软件与系统能力相对科技企业较弱,一些“XX大脑”缺少研发经费、研发团队、国际赛事成绩等有力的作证,而AI又是一个基于数据、算法、算力、知识而持续更新迭代的技术,需要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协同,因此家电品牌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可持续性有多大,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信息。

锋芒乍现的科技企业

全屋智能的本质还是技术,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不妨看看科技企业们正在带来哪些技术突破和产品思路。

对于苹果、华为这类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来说,全屋智能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一来,全局智能需要高水平的AI能力,有效放大了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比如苹果智能家居系统HomeKit就被认为是米家的高配高质版,有预算的优先选。二来,全屋智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应用空间,可以把科技企业积累的多种技术一股脑塞进去,在IT和CT领域都有积累的华为就是代表。

年华为第一次出现在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时,人们形容它“一匹狼来到了会场”。年,华为提出全屋智能理念,发布的系列产就展现出在通信、软件、计算硬件上的差异化能力:自研芯片(海思)+PCL网络(通信)+操作系统(鸿蒙OS)+应用开发(鸿蒙智联生态),从底层硬件、架构到丰富应用的全覆盖,使得华为全屋智能有几个特点:

首先,多技术融合,软硬件协同,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强。

软件方面,基于多年服务消费者和行业市场的经验,能够考虑到了系统的权限设置、个人数据隐私等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危害家庭安全。

硬件方面,华为全屋智能采用的PLC控制总线,只要有电就能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因为网络中断等情况就发生智能设备掉线、断联,比基于WiFi、蓝牙、zigbee等协议的智能家居要更加稳定可靠,这是自己DIY全屋智能所做不到的。

比如安防摄像头即使网络不佳,数据内容也能进行传输,能够很好地应对攻击、进行留证。对于空间安全和数据安全都比较重视的用户,华为全屋智能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云网边端融合,搭配华为全屋智能主机SE这个“大脑”,使得设备之间不再是点与点的直线操作,而是系统级的多设备协作,结合华为大量AI能力,可以实现更为深度的智能控制。比如当儿童靠近危险区域时,能够精准识别并警告。

另外,华为PLC系统方案属于前装服务,装修前就要规划好,按照华为PLC系统布线规范进行施工。而全屋智能主机SE则面向后装空间,可以一整套直接部署到家,减少了改造成本,对于精装房和旧房改造用户来说,更加友好了。

加上鸿蒙智联生态带来了丰富、多元的产品选择,不与某一品牌捆绑,消费者可以自由组合,加上鸿蒙系统的软总线技术,未来体验潜力和惊喜空间是很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全屋智能无论是外部的认知度,还是自家MSC门店的存在感,都是三个阵营里比较弱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字,贵。

年,华为全屋智能尊享版,约平左右房间配置是元起,约平左右房间元起。年新一代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价格有所下降,约80㎡的户型价格为,但整体来说还是不够亲民。更适合对数字化、智能化居住体验有高要求,同时愿意给出高预算的家庭。

总体来讲,人们期待着智能技术给居住空间带来更多体验变化,而全屋智能行业目前还在探索中调整,三大阵营的思路各不相同,但都是在以自身优势激发全新的产品逻辑和超越价值。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下阶段可能无法“既要又要还要”,“价格-服务-技术”还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价格门槛低、技术相对高,服务无所谓,自己能搞定,选米家这类生态成熟的IOT品牌;要服务好、产品成熟、技术过得去,选头部家电品牌;价格不敏感,要技术好、靠AI实现懒人生活,可以尝试构建华为(鸿蒙)全家桶。

归根结底,目前阶段,全屋智能还不是同行间你死我活的绞杀,而是企业创新力与未来确定性的博弈,谁能率先打破“不可能三角”的僵局,谁就更有希望问鼎全屋智能时代。

本文首发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屋智能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