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并不是高铁的发明者,但我国成了世界上高铁覆盖率最高的国家,近些年高铁甚至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我们在享受高铁舒适服务的同时有没有想过高铁和火车到底有何不同呢?除了速度变快以外,一个最显著的点就是调头方式的转变,如果没有这个先进的调头方式,可能也不会有中国高铁的出现。
本期子牙童趣知识局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彰显中国智慧的高铁调头技术。
(一)“灯泡线”调头
大家都知道高铁的前身就是传统的火车,传统火车速度慢且各方面设施也比较落后,遇到一些地势比较险峻的地区,火车就容易抛锚,调头更是一大难题。
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文《詹天佑》中讲述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过程,这条铁路的建设是十分艰难的,我国的技术不成熟,建设地形也是十分崎岖。
为了缩短路线、降低费用,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在进入人字形岔道需要调头的时候,向前推的火车改为向后拉,另一个向后拉的改为向前推,这样不仅缩短了线路,火车也顺利调头,这大概是我国火车最早的调头方式了。
到了后来我国火车调头普遍采取单向行驶的火车头进行牵引调头,这种火车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行驶,如果想要调头则需要环绕“灯泡线进行调头。
这里的”灯泡线“就是专门为了调头设立的一个圆形轨道,半径为米,因为这个圆形轨道和铁轨连起来像一个灯泡,所以被称为”灯泡线“。
火车调头时会放慢速度缓缓地沿着这个圆形轨道,绕过这个轨道后就会回到铁轨上,火车也就实现了调头。
这样的调头方法虽然确确实实让火车实现了调头,可是危险性却极高,稍不注意就容易脱轨,而且“灯泡线”的半径有米,占地面积是很大的,为了火车调头不得不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进行“灯泡线”的建设,面对着浪费资源和危险性较大的挑战,我国工程师也在不断研发新的火车调头技术。
(二)“三角线”调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国工程师经过多次试验设计了一种三角形的调头轨道,叫做三角线。三角线与“灯泡线”的原理是差不多的,但是节约了不少的土地面积,依然是利用车头进行前进和后退的相互配合在三角线轨道中进行调头。
这样的方式虽然是改进了以前的调头方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工程师发现光改进调头方式是不行的,最主要的还得是火车本身的改进,于是研制出了双向火车头,这种火车头两边各有一个驾驶室,火车到达目的地以后,火车头就会脱离原本的车头的位置,开到车尾处进行衔接,从而完成调头的工作。
随着我国在交通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火车的基础上我国成功研制出了高铁,高铁的调头方式也成了工程师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