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学前班盘一盘老中医爱问的问题二有没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院治皮肤科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老中医爱问的问题之二:有没有出汗?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劳动出汗,运动出汗,大热天出汗,吃辣出汗,紧张出汗。。。

那么,老中医问病为什么要问有没有出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网络图片)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中医有关汗的知识。

(一)中医有关汗的知识

汗是如何生成的?

四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帝内经》说:“阳加于阴为之汗。”

这一非常抽象的定义,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诠释为: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

这里提到了中医词汇,生成汗的三个要素:玄府、津液和阳气。

1、什么是玄府?

玄府是指汗孔,体表出汗的孔窍。

以下是一张在现代护肤品体验店经常可以见到的皮肤结构图,来了解一下玄府(此处展示了小汗腺)的位置:

皮肤结构图

玄府

从外观看,玄府是汗腺在体表的开口。从功能联想,玄府应该包括汗腺在内,当然在古代没有汗腺的说法。

玄府的开合,由卫气调节控制,在下文有详述。

2、什么是津液?

津液,津和液的合称,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通俗的说,津液是吃进去的谷(营养食物)和喝进去的水,在体内转化生成的营养物质。

津液可以化生为血,因此血液的盈亏和津液有密切关系。由于津液是汗的来源,所以,中医认为:汗血同源。中医认为心主血,所以:“汗为心之液”。

有汗或无汗,和津液、血、心的状况有密切关系。

3、什么是阳气?

什么是阳气?

网络图片网络图片

可能不少人对阴阳知识的了解,来自武侠小说的情节,比如:张三练习九阳真经时,头顶热气滚滚,有蒸汽袅袅;李四练习九阴真经时,浑身冷风裹挟,有冰块凝结。

小说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写的很有道理:相对而言,阳气是温热属性,阴气是寒凉属性。

有学者研究了《*帝内经》,统计出其中“阳气”一词出现的次数一共次,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人体的阳气是指人体内起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相对而言,人体的阴气是指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的气。[1]

什么是气?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为了区别一字多义的问题,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对人体的气的命名有规定:

真气:人体的气的统称,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并充沛于全身,称为真气;

元气:肾中精气,是先天之气,称为元气;

宗气: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是后天之气,称为宗气;宗气是合营气和卫气二气而成;

营气:行于脉中之气,能化生血液,所以有“营血”并称,属于阴,又称“营阴”;

卫气:行于脉外之气,有“护卫”、“保卫”之义。属于阳,又称“卫阳”。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气分为三个阶层,最高层次为真气:

明代张世贤《图注难经脉诀》:营卫之气得真元之气相合,。。。始经历五脏六腑也。

就是说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元气)合并,通过经脉布于全身五脏六腑。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按照气的来源、分布和功能,把人体的气分为四类:

其中,卫气的功能有三个方面:防御、温煦和调节。

防御: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温煦: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调节:调节控制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卫气控制玄府的开合,与有没有出汗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人入睡时,卫气由表入里,睡醒时,卫气由里出表。所以在睡眠状态,人的肌表更容易受到外邪比如寒邪的入侵,就如我们早已知道的,入睡状态更容易受凉。

好,聊到这里,咱们回到汗的定义: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这时候,咱们对中医汗的生成的理解,是不是觉得比较容易了?

当疾病发生、气血阴阳出现盛衰变化时,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无汗或有汗的现象,这些现象是老中医用来判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老中医问有没有出汗,无汗是一种状况,如果有汗,那么老中医还会问:什么时候出汗、哪里出汗等等各种各样问题。

(二)无汗有汗

一、无汗

如果是恶寒发热,风寒表证一般无汗,如下图:

如果是里证,无汗一般是因为阳气不足(无力蒸化津液),或者因为津血亏虚、津液不足,以至于汗没有了来源。

二、有汗

风热表证或伤风表证一般有汗。(参见上图)

里证有汗,一般是里热证或里虚证。里热太盛或者别的原因,迫使津液外泄,出汗异常。

(三)特殊的汗

1、自汗

相对于盗汗是睡着时出汗,自汗是指醒时经常出汗。

气虚证或阳虚证比较多见自汗。阳气亏虚,保护不好肌表,玄府关得不严,津液外泄,所以就出现自汗。

由于运动会损耗阳气,所以有自汗的人在运动时汗出得更加厉害,比如稍微动一动就浑身大汗。

2、盗汗

睡时出汗,睡醒就没汗。

阴虚证多见盗汗。睡时,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玄府关得不严,阴虚证往往是阴虚阳亢生内热,卫阳入里加重内热,蒸化津液外泄,汗出;醒时,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玄府也开合受控,所以醒时汗止。

如果气阴两虚,那么常常是自汗和盗汗两种情况都可以有。

3、绝汗

病情危重的情况。

4、战汗

先恶寒战栗而后出汗。正邪战斗时的状况。

5、冷汗

有冷感的出汗,可能是阳气虚或受惊的状况。

6、热汗

有热感的出汗,可能是内热。

7、*汗

汗出沾衣色*,可能是风湿热邪交蒸。

(四)局部出汗

1、头汗

可能上焦热盛等等状况。

吃辣、喝汤或饮酒,使阳气旺盛,也可以引起头汗。

2、半身汗

上半身或下半身一侧身体出汗,多见于痿病、中风等病人。

3、手足心汗

手足心微出汗属正常生理现象。

手足心大出汗,可能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引起。

4、心胸汗

心胸部出汗或易出汗,可见于虚症。

5、阴汗

阴部极其周围出汗,可能是下焦湿热。

(五)了解“有没有出汗?”相关知识的应用。

了解了“有没有出汗”相关知识后,留意出汗与否、什么时候出汗、哪里出汗这些细节,有利于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可能有需要的时候,与医生沟通起来就更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义:1、人入睡时,卫气由表入里,睡醒时,卫气由里出表。所以在睡眠状态,人的肌表更容易受到外邪比如寒邪的入侵,入睡状态更容易受凉。所以无论热天多热,都需要盖一张薄的被单以免受凉感冒。开空调睡觉时,更是需要盖一张“空调被”。2、选择题:小明大冬天的去打篮球,出了一身汗,也不怎么觉得冷,穿回外套就回家了。路上风大,汗湿的内衣没来得及换下来,一路上觉得背脊凉凉的。到了晚上,小明发烧了,觉得好冷,躲在被窝里。社区医生赶来看诊,了解到小明体温39℃,很怕冷,摸摸额头、身上都没有汗。因此医生给出的中医诊断最可能是?(单选)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伤风表证

(六)上次答案C。小柴胡颗粒。你选对了么?

好的下次再聊。

[1]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9(2):-

参考书目:《*帝内经》;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朱文锋《中医诊断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