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反反复复的皮肤瘙痒,老中医有法子 [复制链接]

1#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皮肤病我们都不陌生,这真是令大家头疼的一类疾病,让患者身体饱受折磨,影响患者形象,还容易反复发作,只要被它缠上了,想摆脱它真不是一件易事。瘙痒是皮肤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付皮肤瘙痒,老中医李成光这样做。

1

验案1:王某,女,41岁。年11月19日初诊。

全身皮肤瘙痒1月余。全身皮疹、瘙痒,双手指麻木,无口干、口苦。舌淡,薄白苔,脉略滑。

辨证:风湿热郁肌肤。

治法: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选方:消风散加减。

药物组成:荆芥10g,防风10g,生地*15g,当归5g,丹皮15g,赤芍15g,土茯苓3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甘草10g,薏苡仁15g,白术10g。3剂。

二诊: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手指麻木好转。舌淡,白苔,脉略滑。继续服用3剂而愈。

按语:风*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出现皮疹、瘙痒。本类疾病治疗在疏风养血基础上常加清热祛湿之土茯苓、地肤子等药;血分热甚,加赤芍、丹皮、紫草等清热凉血之品,使风邪去,湿热除,血脉和,则瘙痒自止。若气血亏虚明显者则不宜用本方,因疏风药、祛湿药易耗伤阴血。另,服本方时不宜食辛、辣、鱼腥、厚味、烟酒、浓茶等。李老指出,本方妙在用当归养血兼可活血,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

2

验案2:王某,女,28岁。年2月2日初诊。

反复皮肤丘疹伴瘙痒10年,再发1周。每于冬春季节交替时出现,成团状,色红,触之碍手,无发热,口干,口渴,无汗,小便*,大便偏干。舌红,白苔,脉略弦。自诉其家里冬天菜肴多有温补之品。

辨证:血分郁热。

治法:清热祛湿止痒。

选方:麻*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药物组成:紫苏叶10g,连翘15g,赤小豆30g,苦杏仁10g,*芩15g,生甘草10g,赤芍15g,牡丹皮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土茯苓30g,生地*15g。5剂。

年2月12日回访,患者诉服药后症状基本缓解。

按语:多数民众有冬季进补的习惯,盲目食用很多大热大补之品,形成郁热。初春人体阳气开始升发,积蓄已久的郁热从内而发,引起一系列脏腑郁热之证。郁热波及血分,则现皮疹瘙痒。麻*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于《伤寒论》,第条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麻*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李老在临床多用此方治疗湿热兼表的阳*,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及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且临证中常以紫苏叶代替麻*,以防麻*辛温发散太过引起燥热内生。

3

验案3:李某,女,58岁。年4月14日初诊。

皮肤瘙痒1年余,皮肤散在皮疹、皮屑,热感明显,口干,咽燥。舌边红,苔白,脉弦略数。辨证:血分郁热。

治法:清解血分郁热。

选方:麻*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药物组成:紫苏叶10g,连翘15g,赤小豆30g,苦杏仁10g,*芩15g,甘草10g,赤芍15g,牡丹皮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浮萍15g,土茯苓30g,生地*15g。5剂。

二诊: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守原方再进5剂后瘙痒缓解,皮疹完全消失。

按语:《伤寒论》第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麻*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钱氏注曰:“瘀者,言留蓄壅滞也。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泞而不分。”李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内有火热或湿热伏邪,复感风寒之邪,导致内在火热不得透达疏泄,湿热蕴郁于血分,郁于皮肤腠理之间而致,故以麻*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起到疏风止痒消疹、清热解*利湿之功。

想要提高临床疗效,于诊疗时得心应手,学习名老中医的经验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办法,不少人都会选择这种办法。这位名老中医的经验你想了解吗?他就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四批、第五批指导老师李成光。

点击封面了解更多,扫码免费试读

李成光名老中医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四批、第五批指导老师,第四批优秀指导老师,医院主任医师,海南省名中医。本书主要讲李老临床40余年的医案、医论医话等收集整理,编成此书。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经验总结,此部分是对李成光老中医40余年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部分为验案汇集,汇集了李老的经典医案,其中内科病有23种,共76例;妇科病4种,共7例;男性病3种,共3例;五官科病10种,共11例;皮肤科病2种,共7例。全书经验以内科为主,每个病例均详细阐释了病名、就诊时间、主症、辨证、治则、选方用药、按语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为薪火传承,乃伺诊学生伺诊心得汇聚而成。

▼往期精彩回顾▼一文道破中药的本质

以假乱真的“伪更年期”,治疗大有讲究!

你会爱上谁,爱情基因告诉你答案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杏林散叶——李成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欢李景君何*雷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