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临床治疗 http://www.paisufa.com/根据荨麻疹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5型进行辨证治疗。
1、风热证
本证发病较急,风团鲜红灼热,遇热重,得冷轻,剧烈瘙痒,伴有发热,恶风,心烦,口渴,咽痛,舌红,苔薄*,脉浮数。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
方选消风散加减:
生地10g,地肤子15g,浮萍15g,苍术10g,栀子10g,苦参10g,蝉衣15g,生甘草10g,车前子15g,白鲜皮20g,防风15g,牛蒡子15g,知母10g,石膏20g。
伴有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20g,山豆根10g,玄参10g。
2、风寒证
本证表现为风团色淡,遇寒重,得热轻,伴畏寒恶风,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方选桂枝汤:
麻*10g,桂枝15g,杏仁10g,白芍15g,白鲜皮15g,陈皮10g,僵蚕15g,防风15g,羌活15g。
伴关节痛者,加秦艽10g,威灵仙15g;恶寒怕风者,加*芪30g,白术10g
3、肠胃湿热证
发疹时伴脘腹疼痛,拒按,纳呆,呕恶,神疲乏力,便干或溏泄;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治宜表里双解、通腑泄热。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大*10g,连翘15g,茵陈15g,栀子10g,苍术10g,茯苓15g,石膏10g,*芩10g。
大便溏泄者,去大*,加薏米、山药各15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各10g;有肠道寄生虫者,加乌梅肉15g,使君子肉15g,槟榔20g。
4、气血两虚证
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劳累时尤甚,日久则气血耗损,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宜补气养血。
方选八珍汤加减:
生*芪30g,*参10g,白术10g,茯苓皮15g,生地15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川芎10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生甘草10g。
影响睡眠者,加夜交藤20g,五味子15g,远志、酸枣仁各10g。
5、冲任不调证
多见于妇女,风团出现与月经期、妊娠期有关,伴月经不调或痛经;舌质紫或有瘀点,脉弦。治宜调摄冲任。
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
仙茅15g,淫羊藿15g,当归15g,知母10g,*柏10g,巴戟10g,生地15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炙甘草10g,大枣15g。
中药方剂集锦
中药方剂(一)
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多皮饮。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麻*方。
麻*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脾虚兼风。
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荨麻疹汤。
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芩10克,龙骨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加减当归饮。
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麻*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麻*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何任方荨麻疹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年11月来诊。患荨麻疹已近10年,风团反复发作,每于午后或夜间出现,痒不甚;伴头晕乏力,神疲倦怠,时时怕冷,下肢尤重,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血虚风燥证)。
治法:补气养血、温散寒邪。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药用当归15g,生地10g,白芍15g,川芎10g,*参15g,首乌20g,荆芥10g,防风15g,刺蒺藜15g,*芪30g,炙甘草10g。
二诊:上方服6剂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改生地为熟地,加淫羊藿15g,巴戟15g,益母草15g。
三诊:前方服半个月,风团减少,隔日或二三日而发,诸症亦改善。守方不变,继服1个月。后改服玉屏风胶囊。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讨论
本病的发生,诱因虽多,但总与风邪有关,中医理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多挟寒、挟湿、挟热为患;又因风为阳邪,具有向上、向外散发的作用,故风邪伤人,容易侵犯人体肌表:又因风性善行数变,发病迅速,“无风不作痒”,故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因此无论何种证型,都应加入祛风散邪止痒之药。
治疗的前提是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发病原因,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笔者发现大多数患者对某种或几种过敏原有明显反应,其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因而患者要保证室内清洁无尘,室温不宜过高;室内不宜摆放花草,不宜饲养宠物;所用的毛毯、地毯、凉席等物品要经常清洗。
本病可因食物而诱发,以鱼、蛋、奶等蛋白质食物为主。因食物引发者,要禁食致敏物;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碍,长期消化不良,或腹泻,或便秘,或有肠道寄生虫,这类病人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其消化情况,要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有肠道寄生虫者要服用驱虫药,应长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附:荨麻疹的中医外治法
佘俊卿:
用中药熏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86例,治愈43例,显效35例,有效8例。
方药为:苦参、白鲜皮、当归、牡丹皮、地肤子、蝉蜕、防风、蛇床子、乌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参、红花各30g。
朱越洋:
用消疹散敷贴穴位治疗急性荨麻疹52例,总有效率%。
具体方法如下:
①药物组成:蝉蜕、细辛、防风等量,研成细末,加人适量冰片。
②用法:取消疹散O.2~O.4g置于麝香虎骨膏中,外贴曲池、大椎、悬钟、梁丘穴。
风寒型加列缺;
风热型加外关(除大椎外均为双侧);
腹痛、腹泻加神阙。
每日1次,外治期间停用其他任何药物。
胡文钊:
用药物热浴法治疗慢性荨麻疹95例,总有效率91.2%。
方药为:防风、艾叶、荆芥、白鲜皮、生地*、蛇床子各20g,苦参30g。
陈汉章辨治荨麻疹经验
(1)风邪袭表
治宜疏风散寒,解表透疹。
方选荆防败*散加减(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刺蒺藜)。
(2)邪侵肺卫
治宜清热宣肺,解表透疹。
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苦杏仁、石膏、甘草、浙贝母、蝉蜕)。
(3)邪陷少阳
治宜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方选达原饮加减(槟榔、厚朴、草豆蔻、知母、白芍、*芩、甘草、柴胡、荆芥、防风)。
(4)邪入阳明/p>
①升降散证,治宜透郁泻热、升清降浊。
方用升降散加减(白僵蚕、姜*、大*、蝉蜕、火炭母、凤尾草、茵陈蒿)。
②葛根芩连汤证,治宜解表清热,透疹止痒。
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芩、*连、甘草、刺蒺藜、防风、珍珠草)。
(5)肾阴亏损,治宜滋补肝肾,祛风止痒。
方用六味地*丸加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刺蒺藜、防风)。
(6)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祛风。
方选当归饮子加减(熟地*、当归、赤芍、川芎、刺蒺藜、*芪、何首乌、荆芥、防风、甘草、蝉蜕)。
(7)情志内伤,治宜疏肝理气。
方选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甘草、刺蒺藜、防风)。
针灸治疗荨麻疹手法1辨证分型
风热犯表: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伴发热,咽喉肿痛;苔薄*,脉浮数。
风寒束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肠胃实热:风团色红,成块成片,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腻,脉滑数。
血虚风燥: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2基本治疗
[治则]疏风清热,养血润燥。
[处方]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
[加减]:
风热犯表加大椎、风门;
风寒束表加风门、肺俞;
血虚风燥加风门、脾俞、足三里;
肠胃实热加内关、支沟、足三里;
喉头肿痒、呼吸困难加天突、天容、列缺、照海;
女性经期风疹伴月经不调加关元、肝俞、肾俞。
[操作]每次选用3~5穴。毫针刺用泻法,风寒束表者可在风门、大椎加用灸法。留针15~30分钟,急性者每日针刺1~2次,慢性者可隔日针刺一次。
急性者无疗程可言,慢性者10~15次为一疗程,荨麻疹发作与月经有关者可在每次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针刺治疗。
3其他疗法
皮肤针
[取穴]风池、曲池、血海、夹脊穴。
[操作]毫针刺,中强手法叩刺,至皮肤充血或隐隐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三棱针
[取穴]曲泽委中大椎风门
[操作]每次可选用一个四肢穴和一个躯干穴。
曲泽或委中穴处用三棱针对准瘀血经脉快速点刺一厘米深左右,使暗红色血液自然流出,待颜色转淡红后再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
大椎或风门穴用三棱针刺0.5~1厘米深,立即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一周一次。
拔罐
[取穴]神阙
[操作]用大号玻璃罐拔之,先留罐5分钟,起罐后再拔5分钟,如此反复拔3次;
也可以用闪罐法反复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每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耳针
[取穴]肺、胃、肠、肝、肾、肾上腺、神门、风溪。
[操作]以毫针浅刺,中强刺激;也可在耳前静脉放血数滴;每日一次。
或用埋针法、压丸法,2~3日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