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看女性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第期║.03.09
惊蛰过后,气温升高,万物复苏。孩子生长发育迅速、皮肤腠理打开。此时一个孩子常见的毛病——小儿汗证,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了。今天我就来讲讲小儿汗证这个话题。
出汗多就是小儿汗证吗?
小儿汗证是指,孩子在安静状态下或者正常环境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
也就是说,判断孩子是否是汗证,要结合出汗时的生理、环境、活动等因素进行判断,例如天气热出汗多、活动后出汗多,就不能认为是汗证,另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风湿热活动期等)也会引起孩子出汗,需要加以分辨。
小儿汗证的两种类型
对于汗证,无论小儿还是成人,古代医家都依据出汗时间划分类型,指导汗证辩证和治疗。
1.自汗——堂而皇之跑出来
顾名思义,自汗就是汗自己不受控制地出来,无论醒着还是睡着,无论孩子的状态是“大闹天宫”,还是“静若处子”,汗液都可以自个儿堂而皇之地跑出来,也就是说自汗不分时段。中医学认为,自汗病因常与气虚、实火相关。
2.盗汗——偷偷摸摸溜出来
与自汗对应的是盗汗,孩子往往是半夜大汗淋漓,自己却浑然不知。古代医家用这个“盗”字可谓十分传神,汗如同夜行窃贼一般,睡时出没、醒时无踪。在病因上,盗汗常与阴虚相关。
孩子为什么容易出汗?
1.阴阳失调是根本
中医认为,汗乃阴液,由阳气蒸腾而成,从体表腠理而出。《幼幼集成》里面提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的生成和异常都与阴阳关系密切。因此,在汗证里,阴阳失调在其病因分析里处于首要地位。
2.心虚是主因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到:“五脏化液,心为汗。”心主血,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又是化生于阳气,通过心中阳气的鼓动、温煦、蒸化作用,血液渗出脉外而为汗。因此,汗的异常,与心的功能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汗和盗汗,分别联系着心功能的两种不同的致病状态:
●自汗:心气虚或心阳虚
《医宗必读》曰:“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气虚、阳虚,汗液的正常疏泄失去了有效“监督”,那么孩子动则汗多,而且出汗后身体发凉,同时常有乏力,气短,面色白淡,指纹淡或脉虚弱等症状。
●盗汗:心阴虚
盗汗主要是心阴虚导致。心阴不足时,阴就不能制约阳气,心火就会上亢产生虚火,虚火伏藏于阴分,再加上睡眠时卫气入里行于阴,助长阴分的伏火,双重“胁迫”之下,夜晚出汗就更加严重。当心阴虚时孩子常见颧骨发红、睡觉不安稳,手足心热,舌红少津,指纹紫或脉细数等症状。
3.肺脾是辅因
肺与脾同样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