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应注意什么?
答案
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表现出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1)本类药物多属对症治疗,不能解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有时还可因用药掩盖了症状而影响诊断。因此,对诊断不明的发热、疼痛不宜使用。
(2)不宜大量服用。因其解热作用是通过排汗来达到的,如大量服用患者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容易发生虚脱。尤其对老年人、体弱者、幼儿、高热者应权衡利弊,掌握适当剂量。避免发生危险。特别要强调的是,高热患者对本类药物敏感性高,常规剂量即可引起虚脱,必须特别谨慎。
(3)避免长期应用,否则可产生药物依赖性,除了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及风湿热的治疗外,一般疗程不宜超过1周。
(4)本类药物有一定*性和副作用,尤其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因此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最好避免使用或慎用,且在应用过程中,应禁酒。吲哚美辛除能造成胃溃疡外,长期应用能引起精神障碍、颜面水肿、眩晕或腹泻。大量使用保泰松会发生水肿,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因治疗需要须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定期做血象检查,以防不测。
(5)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应加注意。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
(6)本类药物有许多是复方制剂,在使用时要注意其成分,避免含有相同药物的不同制剂的重复使用,造成*性反应的发生。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由于非那西丁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凡是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最好不用,如复方阿司匹林片(APC)、扑尔感冒片、氨非咖片(PPC)、散痛片(优散痛片)、去痛片、撒烈痛片、使痛宁片、阿尼利定等;若必须应用则需详细询问用药史,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首选*性低、副作用少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或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思考:前列腺素在病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上期答案:
·补充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可补充所有凝血因子及生理性抗凝血成分。
·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可有效提高凝血因子浓度、改善出血,但不能纠正FⅤ减少,且其中含有微量激活的凝血因子,尤其是FⅨa和FⅩa,而肝病患者的抗凝能力差,因此PCC输注有导致血栓栓塞的可能,多用于有严重出血的肝病患者。
·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可维持纤维蛋白原含量在1.5g/L以上。输注单采血小板,使其计数大于50×/L。
·其他治疗:补充维生素K1可使部分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鱼精蛋白用于治疗肝素或类肝素过多效果好,通常1mg鱼精蛋白中和1mg肝素;原发性纤溶患者可给予抗纤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