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本为中医学病名,宋元时代医家对关节肿痛者称为痛风,亦称历节风。现代医学引用此名,定为血尿酸高于正常,而骨节肿痛者,即为痛风,出现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本病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西医常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缓解关节疼痛及肿胀,但其副作用带来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方法,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副作用的伤害。辨证分型:
1.肝肾阴虚:常伴有两眼干涩,手足心热经常出现潮热和盗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治宜滋补肝肾,活血利湿,代表方归芍地*汤加减;
2.脾肾气虚:常伴有全身乏力,四肢不温,经常出现腰膝酸软,足跟疼痛等症状,治宜健脾益肾,代表方保元汤加减;
3.气阴两虚:常伴有倦怠乏力,手足心热,盗汗和口干舌燥等,或因恶风畏寒造成口干,大便先干后稀等症,治宜益气养阴,代表方参芪地*汤加减;
4.风湿热痹:常伴有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症状较重,小便*赤,舌红苔*,治宜清热祛风,通络利湿,代表方宣痹四妙散加减;
5.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剧烈,遇风、冷时疼痛加重,伴面色萎*,舌苔白薄,治宜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代表方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痛风的预防:一是要注意控制饮食,限制高嘌呤饮食的摄入;二是要多喝白开水,促进尿液排泄,避免尿酸盐沉淀结晶;三是要减体重,不要太胖,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经常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