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首村小学关于预防冬季传染病致家长一 [复制链接]

1#

各位家长:

你们好!根据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形势,随着气温逐渐的下降,各地疫情易出现反复反弹。校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同时也是校园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肺结核、诺如病*感染引起的腹泻等)高发时期,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请家长认真阅读下面相关防控知识,与孩子共同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防控措施:1.为了保证孩子健康的学习环境,请家长每日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不能带病上学,要及时带孩医院检查,确诊结果及时上报学校。2.在上、下学途中尽量采用步行、骑行、乘坐私家车等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3.在校期间学生尽量保持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4.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5.服从学校防控要求。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非必要不进入学校活动。6.请家长平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手、足、面部、躯干等部位皮疹、*疸、结膜充血等症状。7.孩子若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请及医院就诊,并将诊断结果第一时间主动告知班主任老师。8.孩子因病不能来校上课的,请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履行请假手续。医院的相关诊断证明,9.凡因病缺课以及传染病患病学医院相关诊断证明、复课证明(痊愈证明)经校方查验后方可复课。

01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学校日常预防工作及措施:1.全面消杀,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校园开展常规消杀,营造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做好食堂和饮用水的安全监管,储备足量的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并安全妥善管理。2.持续监测,确保入校人员健康。学校坚持每日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进行体温检测,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继续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全员健康监测,使用《莲湖区教职工健康监测台账》《莲湖区学生健康监测台账》,全面排摸师生节假日期间的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作为返校前判定返岗、返校的重要依据。3.管控校门,切实强化阵地意识。疫情防控期间,严格做到“五个一律”,全面清查所有进校通道,严格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教学区域。4.严格流程,做好疫情预警上报。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生请假、复课证明查验制度,教室常规消*和门窗通风制度,如在校门口晨午检发现师生有疑似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立即通知家长带学生就医;在校期间发现师生有疑似症状,按照《莲湖区校园在校期间防控新冠疫情疫情处置流程》处置(疑似症状师生情况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按医疗救治组要求处置,其他学生由家长点对点接走),疑似症状师生检测结果排除新冠后,解除密切接触者隔离,恢复正常教学。确系传染病患者离校隔离治疗,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缓报疫情。

02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属病*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诺如病*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预防措施建议: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饭前、厕后,都一定记得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2.水果蔬菜洗净后食用。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瓜果也最好削皮后再吃。3.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更是要保证彻底煮熟。4.加强通风。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小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肠道病*引起来的,常发生在4~7月份,3岁以下的儿童较多见。可在一个家庭中散在发病,也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校集体发生流行。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一般经过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2.不到人员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3.注意消*,消*时应带手套。

04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全身疼痛、颜面潮红、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预防措施建议: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喝水,增强体质和免疫力;2.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3.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4.秋冬气候多变应注意加减衣服;5.建议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及早注射流感疫苗。

05

水痘

传染力强,一般由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传染,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可见皮疹,有的直接出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开始时为红色小丘疹,1天-2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周围呈淡红色。3--4天疱疹干缩结痂,1周-3周痂皮脱落,不留疤痕。水痘患儿的疱疹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中,有病*存在,故与患儿接触或吸入患儿咳嗽、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后,都容易感染,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搔。加强护理,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预防关键:1.日常措施: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2.针对性措施:隔离传染病,水痘患者隔离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不少于发病后14天。3.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06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在儿童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主要暴发场所是学校或幼儿园,患病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潜伏期平均18天,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差等前驱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耳根部",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有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对于无并发症的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在家中隔离护理,直到肿大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若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时,要警惕并发脑膜炎,医院诊治。

07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汉坦病*)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出血(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其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以10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大高峰。预防措施建议:1.认真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2.如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医院就诊。3.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4.搞好环境卫生。

08

麻疹

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麻疹一般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前驱期:出疹前3天左右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预防措施:1.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出生后8个月接种第1次麻疹疫苗,18~24月儿童要完成第2次接种,免疫力低的成人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2.如果接触了麻疹患者,医院或防疫站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这样不但可以预防发病,也可以减轻发病症状。3.一旦发现麻疹患者要尽快隔离治疗,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4.麻疹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同时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患者衣物、书籍、玩具等用品应在阳光下暴晒。

09

猩红热

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常见于2 ̄8岁的儿童。猩红热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烧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舌乳头红肿,很象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皮疹经3到5天消退,疹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呈米糠样脱屑,或大片的脱皮,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预防措施建议:1.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尽量不要让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回避传染源;2.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均衡饮食,适当的锻炼,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睡眠,注意清洁卫生。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睡眠,注意清洁卫生。

10

肺结核病

肺结核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传染源:痰涂片检查显示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等。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行之有效的把病*拒之门外!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最后,祝您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龙首村小学

.11.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