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邕城往事
他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手工花灯传承人黎炳生和他扎的金牛花灯本报记者宋延康摄
我是在年的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菠萝岭社区元宵灯会上认识黎伯的。
那晚,石柱岭路至振宁花园小区的小巷人潮涌动。放眼望去,传统宫灯、十二生肖灯、卡通灯等应有尽有,一盏高约2米、憨态可掬的兔子花灯尤其引人注目,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如果不是菠萝岭社区居委会主任介绍,我真不敢相信这花灯竟是出自一位80岁老人之手。我知道了老人叫黎炳生,大家都叫他黎伯。黎伯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开朗健谈,且耳聪目明、手脚灵便。“只要看图,我就能扎出一模一样的花灯来。”黎伯自信地说,“每年社区灯会的大型花灯都由我设计。”
黎伯有如此的技艺和自信,源于他年轻时就拜师学习,掌握了花灯的精湛制作技巧,这一扎就是60多年。
我们两人相谈甚欢,很快就结为忘年交。黎伯告诉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江北解放路、水街、和乐等老街改造,包括他一家在内的居民搬迁到了江南区菠萝岭一带安置,老街居民制作花灯的传统手艺也带到了江南。黎伯因高超的花灯制作技艺,很快在江南一带声名鹊起。在菠萝岭社区举办的每一届元宵花灯节上,黎伯扎的花灯绝对是灯会主角,市内一些社区、单位早早地就向他预订花灯。
别看一个个简单的花灯,制作步骤却是复杂的。黎伯告诉我:先确定要扎的花灯类型,选好弯曲的竹篾按需削短,搭成“龙骨”,用细绳和铁线把衔接处固定好。要把这基础打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扎花灯也是一样,基础打不好,做出来的花灯就会松松垮垮,蔫头蔫脑。”每一年他都早早提前半年为第二年的元宵灯会做准备了。“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慢工才能出细活,做出来的花灯才可以经得起观赏考验。”我暗暗敬佩黎伯做工的严谨、细致。
年,我需要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深挖基层一线的“活鱼”。我盯上了黎伯:就跟他学扎花灯吧。我打电话给黎叔前,心里还有些打鼓:这可是人家的祖传手艺,轻易外传吗?想不到黎伯爽快地答应了。
我来到黎伯的花灯制作室,里面摆满了各种花灯,鲜艳斑斓,精美别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海陆空”皆有。“做花灯前,需要反复观察动物动作姿势,还要对比各种视频和图片,最后才确定最终想要的造型。”黎叔伯着说,“你们常说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花灯作品同样也要来源于生活,要不,扎出的作品就缺了生活烟火味。”
黎伯手把手教我制作花灯的要领。我先把竹子削制好,按照确定好的六面体宫灯形状,开始了花灯定型。我手中的竹篾,就像一条滑溜的蛇,抓住这头那头就松开了,其间手指更是被锋利的薄竹篾割破,我都差点放弃了,想不到这活儿那么难弄。“不要急,慢慢来,先把这几根竹篾交叉弯曲,固定中间的交叉点,左手手指夹住竹篾,右手把绳子绕过交叉处,多缠几圈,绑好。”我终于摸到了窍门,一个多小时后,宫灯初具雏形。接下来,黎伯又教我糊彩纸,贴流苏,穿电线灯泡,绑挂绳,每一道工序都教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民间老艺人对技艺的苛刻在他的教学中自然流露,让我亲身感受到这门手艺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工匠精神。
黎伯慷慨地开门授徒,不少人也慕名前来,可有的人吃不了苦受不得累,就半途放弃了。“真要掌握这门手艺需要长期反复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要耐得住寂寞,要吃得了苦,还要有恒心和定力。”在旁人看来这枯燥乏味、烦琐复杂的扎花灯活儿,于黎叔而言却是做一件很愉悦身心的事情。“师傅常常教育我,要把扎花灯当成日子过,要过得有滋有味。”黎伯说。
如果说黎伯前半生是扎灯手艺人,那么他的后半生就是守艺人了。眼看扎花灯的老艺人越来越少,黎伯有了紧迫感和焦虑感。他动员儿子学制作花灯,还让在上学的孙子跟着学。这还不够,黎伯的愿望是让扎花灯的民俗流传下去。所以他热心向求教他的人传授技艺,在菠萝岭小学开设了扎花灯喜好班,与其他老艺人定期到学校手把手教孩子们扎花灯。年,菠萝岭社区花灯列入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黎伯等一班老艺人功不可没。
年,我采写的《我和民间老艺人一起扎花灯》一文刊登在了中国文明网,许多读者留言或来电表达对黎伯这位弘扬传统文化模范的钦佩之情。我告诉了黎伯,他脸有些红,像个害羞的孩子,然后淡淡地说:没什么,尽自己本分而已。年,黎伯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宁元宵花灯节)代表性传承人。我打电话祝贺他,他还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尽自己本分而已。声调依旧平静,波澜不惊。
因为疫情防控,菠萝岭社区的元宵花灯会从年起就暂停了。但黎伯和儿子黎达每年还是坚持制作生肖大型花灯,挂在家门口。“这是传统,不能丢。”黎伯打电话告诉我。
今年春节后,我得知黎伯病重住院了,本想待他出院了登门探望,却不想传来他病逝的噩耗。我感慨:黎伯大半生痴迷扎花灯,他孤独寂寞却精神充盈,吃苦受累却享受其中,深藏技艺却不藏着掖着,有多少人能达到这般境界呀?我仰头流泪,泪眼婆娑中依稀看到一颗特别大特别亮的星星在闪烁。我想:那一定是黎伯扎的花灯,一定是!
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