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从伏气温病理论浅谈当归拈痛汤 [复制链接]

1#

文字整理:韦曲星

图文编辑:韦曲星

责任主编:胡玉星

当归拈痛汤

这首方出自《医学启源》,药物组成较复杂,但配伍有自己的特点,历代医家对其认可度较高。临床上主要治疗风湿热导致的痹证或痿证。

药物组成

它由当归、白术、人参、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芩、猪苓、甘草、茵陈、羌活等药物构成。

初看这些药物,杂乱无章,也不解其为何以当归冠方名,但当我们用一种理论来解说它时,你会发现它的配伍是十分严谨的。今天,我想用伏气温病理论来给大家介绍此方。

功用主治

从药物组成来看,既有清热药物,又有祛湿药物;既有祛风止痛的药物,又有益气养血的药物。故此方具有益气养血,清热祛湿之功效。

主治体虚之人,同时患有湿热痹证或痿证。当然,更擅长治疗痹证。(从其方名就可看出——当归拈痛,善治疼痛疾病。而风湿热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的疼痛,是较重的。)也可用来治疗痿证。

个人认为,本方主治的病证:第一,有湿热之邪;第二,体质偏虚。即虚人感受风热湿邪,久治不愈,形成痹证或痿证日久。故此方不是纯粹地清热祛湿,也不是纯粹的益气扶正,而是两者相结合。

治法

伏气温病理论认为,湿热之邪伏于厥阴血分,影响到血脉,而正气不足,无力祛伏邪至体外,并且湿邪留恋,导致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扶助正气,托邪外出。托邪外出后,再清解湿热。

方解

补益气血

本方中当归养血,即补肝血,养肝血。邪气潜伏于厥阴血分,灼伤阴血,故首当补益肝血。正气不足,体现为太阴脾虚,湿邪不除,与脾之健运息息相关,故用参苓术草,即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补太阴之虚。

托邪外出

在此,针对正气不足,它以当归养肝血,四君子益脾气。补足正气后,配伍升麻、葛根,托邪外出,自厥阴血分托至少阳气分。

分消湿热

邪气转至少阳后,可见本方标志性用药,即茵陈配伍*芩,配苦参,皆用于清解少阳湿热。茵陈、*芩主入少阳肝胆三焦经,一方面清肝胆之热,一方面利肝胆之湿,苦参则加强清肝。因为湿热之邪在少阳比较重,故本方采取上下分消之法,故上中下、表里、内外,皆需清除。

在表者,以羌活、防风宣上祛湿;中焦者,苍术苦温燥湿;下焦者,以四苓散,即茯苓、泽泻、白术、猪苓以利下焦之湿。由此可见,湿热之邪犯少阳者,本方采用宣上、畅中、渗下之三焦分消法,驱湿热之邪于体外。

反佐制约

邪出少阳后,可能会升发太过而入阳明,故本方选用知母以独清阳明之热,防止升发、补益太过。

临床应用

用伏邪理论来看待此方,易懂易悟。临床常用于湿热邪气潜伏体内,久治不愈所致病证。

1、湿热痹证或痿证久治不愈兼正气不足

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兼正气不足者。其中正气不足,可表现为久病不愈、大便溏稀、食少纳差、神疲倦怠,同时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苦明显。

2、治疗湿热痒疹等

如慢性痒疹久治不愈,其实也可看作湿热之邪潜伏体内,正气不能驱其外出,所以可用来治疗一些慢性湿疹、慢性过敏等皮肤病。

3、部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还可拓展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或红斑疹疮者。

为中医往圣继绝学,为岐*医术之传承尽绵薄之力!

为中医、中西医、西医同行

相互交流提供平台;

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渠道。欢迎交流分享,文章多系原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