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四肢、头皮和背部,严重皮损可泛发全身,并可出现高热、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
主要病因
银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经过免疫介导的共同通路,最后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增殖。
1、遗传因素
银屑病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具有一定的易感性。国内报道有家族史者为10%~23.8%,国外文献报道有家族史者大约占30%,本病有种族差异,黑种人少见,中国人银屑病易感基因和LCE、IL-12B、HLA-C等有关。
2、感染因素
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感染等。有专家统计6%患者有咽喉感染史,儿童患者中具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史者可达10%~20%,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常有较好疗效。
3、免疫因素
T细胞真皮浸润是本病重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表明免疫系统涉及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推测皮损中活化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IL-1、6、8和IFN-γ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发并且维持银屑病的病程,朗格汉斯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内分泌因素
主要和妊娠、分娩、哺乳及月经有关。成人女性患者中发病和内分泌有关者占10%~20%,部分患者妊娠时病情减轻,皮损消失,但也有部分在妊娠期或月经期加重,幼儿期发病率比较低,可能与幼儿胸腺不发达有关,也有认为和甲状旁腺功能相关。
好发人群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
·白种人群较易患此病。
·青壮年患此病较多。
并发症
1、眼部并发症
国外报道10%患者有眼部病变,主要表现为鳞屑性睑缘炎、角膜损害、结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等。
2、胃肠道损害
多见糜烂性胃炎或吸收功能障碍,血脂增高血液流变学变化是常见心血管系统受累体现。
3、肾脏损害
国内有报道肾病变在银屑病发展时加剧,银屑病好转或痊愈时肾病也随之好转或缓解。
用药治疗
银屑病治疗目的是防止每次发作,尽可能地延长其缓解时间。治疗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中医辩证分型来对症治疗银屑病。
一、血热型
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脉弦滑或数等症。
辨证:*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疗方法:凉血解*颗粒+银耳孢糖胶囊+凉血活血汤加减
二、血瘀型
此型患者病情稳定,鳞屑斑基底暗红,鳞屑较厚,甚者为蛎壳状,自觉瘙痒,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辩证:湿*内蕴,血瘀络脉。
治疗方法:凉血解*颗粒+银耳孢糖胶囊+祛湿活血汤加减
三、血燥型
患者处于该病消退期,病程较长,无新疹出现,疹色淡红,呈钱币状或融合成片,浸润、脱屑,舌红少苔,脉沉细。
辨证:血燥血亏,肌肤失养。
治疗方法:凉血解*颗粒+银耳孢糖胶囊+血燥方加减
四、风湿热型(关节型)
患者红斑泛发、脱屑、皱褶处有潮湿、糜烂、关节红肿疼痛,体腹胀、纳呆、舌红、苔*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壅盛,脉络受阻。
治疗方法:凉血解*颗粒+银耳孢糖胶囊+宣痹汤加减
五、脓*型(脓疱型)
在原皮损的基础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脓疮,可融合成为“脓湖”,结脓痂,可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伴发热,心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或呈沟状舌,脉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热炽盛。
治疗方法:凉血解*颗粒+银耳孢糖胶囊+五味消*饮合*连解*汤加减
凉血解*颗粒源自《万病回春》的“温清饮”加引载多种名贵中成药按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主要用于治疗三焦之火湿热*瘀蕴结引起的疾患,
通泻三焦内外兼治,清除体内湿热淤积,
治湿不伤正,解*不留*,疗效显著!
同时可联合东鲁堂凉血解*颗粒达到扶正祛邪,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之功效来治疗银屑病。
温馨提示
1、一定要控制饮食,就是辛辣、烧烤、油炸以及腌制的这4大类食物肯定不能吃。
2、禁止抽烟、喝酒,要尽量创造无烟环境,因为抽烟会加重银屑病的症状。
3、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止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的发生,平时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