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院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范怨武,笔名范修文,岭南客家人。一无家传师承、二无顶尖学历、三无高级职称,一路走来纯靠自学瞎碰。不会看什么大病,只能看点小儿流感、发烧、咳嗽、肚子痛。

自幼痴迷中医、易学、爱好写作,出版有长篇小说《*马郎中》、《*马郎中之龙眼》,发表多篇论文于《中国社区医师》杂志歧*讲堂专栏。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中医学专业,06年业医至今,现为主治医师,于深圳固生堂出诊。

各位老师、同道们,大家晚上好!其他的话那我就不多说了,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我要讲两条条文。我对条文的熟悉程度可能还不如群里的老师,所以呢,我就没有按照上一位老师的顺序接着往下讲。今天就拿最近比较有感觉的两条条文——条、条跟大家分享。

我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并不是逐条逐条地来学的,而是从方剂入手。因为我感觉我对条文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喜欢从方剂、从药、从它的理法上入手。我很受岳美中老先生一段话的影响,岳老说:“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察症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所以我学《伤寒论》的时候,有时候是囫囵吞枣。当然也并不是说完全不去理解它,因为临床上还要碰到很多病例的,有效果好的,有不好的,最后还是会用心地去想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加深自己的理解。

现在我开始讲第一条条文:

第条: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这条条文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个失败的病例。这是一个长期跟着我就诊的病人,有点感冒头疼都来找我。有一回她带她女儿看病,小女生大概有十来岁,发烧。我一看她的舌象:舌红、苔腻,那时刚好是暑天,湿温比较常见,所以当时我大脑里也没有过多的思考,可能陷入了一种窠臼,一种习惯性思维,一看发烧,舌红、*腻,觉得这就是一个温病,而且一摸脉,脉也是浮数的,人身上也是有粘汗,所以我就给开了三仁汤。按照往常,这个方子吃下去应该烧可以很快就退下来的,基本上当天就能退下来。但是这个患者呢没有退,第二天又来了。

她第一天就诊时还有个主诉,我忽略掉了,她说“老是想尿尿”。我问她痛不痛,她说不痛、尿频,我就没太在意,觉得这就是热吧,湿气要往下走,这是人体自我排邪的反应,所以我就给开了个三仁汤。但第二天来复诊,她说还烧,烧还没有退。

第二天小女孩来了之后,我让她躺在床上,看她在打冷战、颤抖,那个颤抖不是打冷战那种颤抖,就是发热,然后腿忍不住得一直在抖。我感觉这是湿热夹有寒,还是什么呢?当时给她在曲池穴上扎了针,想要退热嘛,然后又开了一些退热的药,也就是治疗湿温病的一些常用的方剂,具体什么药我一下也想不起来了。

但回去之后呢,烧还是没有退。然后小孩医院。检验了一下尿,发现是尿路感染。然后,我就拍大腿,怎么就没有往这方面想呢!因为她的症状表现,除了发抖没有在这个条文里面,其他的都很符合。她小便尿不多,尿得不是很顺畅,就是有膀胱刺激征,老是有那个刺激要尿尿,但是又尿不多,她还没有发展到尿痛,但是老是在那里颤抖。所以我再回头来看这个条文的时候,我就觉得,拍大腿,当时怎么没想到用猪苓汤呢?我也是在误诊后,后面复习这个条文的时候才想起来。

所以说对于条文呢,如果能信口拈来、张口就能背的话,那这个病治起来基本上就不会有误诊。如果说不能做到这样,我觉得我们中医人,也应该像岳老先生一样,每年定期的复习一下《金匮要略》、《伤寒论》,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典籍,用这样复习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记忆力。我不像其他人有家传,从小就背条文了,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学的,所以对《伤寒论》的内容没有那么深刻地印刻在脑海里。但从这个病例之后,就提醒了我,《伤寒论》的条文要时时复习。

我刚才粗略地讲了一条条文,只是个引子,接下来我们继续。

第条: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这条条文是告诫我们猪苓汤什么地方不能用。“阳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以与猪苓汤”,这条说的是阳明热证啊,不是夹湿的,热证出汗的时候我们丢失的是津液,这时人体已经脱水了,如果再在利小便的话就是不治之举啊。

从这个“汗出而渴”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一下猪苓汤的应用范围,凡是丢失津液的一些疾病或者症状,我们就不应该盲目地去使用渗水、利水的方剂,比如说呕吐过后,或者泄泻过后,这时再去利小便的话,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所以到底猪苓汤该怎样用、什么时候不用,这是这两条条文给我们的一些指示。但是我们光学这两个条文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结合《伤寒论》里面关于猪苓汤的其他条文来看。

我们再复习一下:

第条: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这里讲的是少阴病热化之后的湿热在下,它有“渴”,提示着一个病机是津液不足,“心烦不得眠”,就是下焦的湿热蒸在上面,热扰心神。前面还有个“下利六七日”,刚才我们讲了脱了水的人,不要轻易使用猪苓汤,这里“下利”其实也是有丢失液体的一些症状,一会儿说不能利,现在又说能利,究竟能不能利呢?其实我们要看人体丢失津液的程度,还有湿热之邪的比例来共同确定到底能不能利。

说实话,猪苓汤是非常常用的方子,不过我们平时用的频率未必有那么高,前人对这个方已经有非常多的论述,已经成为一个定式了,我也不太可能了说出更有创新性的东西,只能说一些自己的感悟,先一步一步地讲述着,后面再结合一些病例来谈谈对这个方子的感受。

猪苓汤是一个祛湿剂,它有利水、养阴、清热三重功效,最主要的病机就是用于下焦湿热兼有阴亏的这样一个症状,放在我们这个年代,其实并不少见。为什么呢?现代人把阴液熬亏了的人真的是不少见,这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猪苓汤证主要是水热互结在下焦而且兼有阴亏,常见的症状就是小便不利而伴有发热,口渴,想喝水,或兼有心烦不寐或者兼有咳嗽,呕吐而下痢等等。

我在学习方子的时候,喜欢把药再理一理。我们看这个方子的组成就会发现,除了阿胶之外,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都有利水的作用,有淡渗的,有甘寒的。猪苓汤里面有五味药,三味药与五苓散相同,不同的是,五苓散里面有白术和桂枝,猪苓汤有阿胶和滑石,一个是偏寒的,一个是偏于养阴的,一个是温阳健脾利水,一个是甘淡甘寒化湿的。

在这些药物里面,我着重讲一下阿胶这味药。阿胶是驴皮做的,我们中医讲取类比象,或者说以形补形、以形治形,阿胶对于皮肤粘膜病变是很有用的,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湿疹这一块我会常常用到阿胶。我们要针对病情来用药,以前刚从业的时候,我不敢用阿胶,因为一开阿胶的时候这个方子就显得贵,显得贵的话,我就怕患者再不来找我看病。当时出道的时候是有这种顾虑的,后来慢慢,病人多了的时候呢,这方面的顾虑就好了一些,因为我发现用了效果更好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呢。

像我平时治疗女性阴痒,特别是每次来月经之前,阴唇外面的湿疹,搔痒,经常会出现一些*色绿色的分泌物,我就会用温经汤,再加一点四妙散。单用四妙散的时候,效果不好,当合上温经汤的时候呢,我就发现效果非常得好。因为温经汤里面就有阿胶,后来我就琢磨这个阿胶,它对黏膜应该有作用。

碰到腹股沟疼痛同时兼有阴道搔痒的时候,我没用温经汤,用当归四逆汤合阿胶,发现效果也非常好。再到后来发现有一些类似鹅掌风的病,就是在手掌出现湿疹,或者有地方干裂,有地方有水渗出,这种皮肤类病变,我还是用当归四逆汤,但是单用当归四逆汤效果也不好,于是就加了苍术和阿胶,结果发现对粘膜的修复非常快,比单用当归四逆汤的时候效果明显增快。所以,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阿胶对皮肤粘膜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然后有一天,我就想到猪苓汤有没有这个作用呢?就开始有意地使用,对于下焦湿热伴有皮肤粘膜问题的就使用这个方子。一些阴囊湿疹的病人,睡着了,被子一盖就热,热了就痒,痒了就挠,挠的血水淋漓的,我发现用猪苓汤效果也挺好。明明用了养阴的药,为什么干的那么快呢?我心里面也是有点纳闷。

猪苓汤里面,滑石有去湿、去热的双重作用,泽泻也有去湿热的作用,茯苓、猪苓都有渗湿的作用,茯苓还有一些健脾的作用,还有一味药阿胶,它有修复皮肤粘膜的作用,同时还有养阴的作用。我们不一定按照《神农本草经》来说,说它没有养阴的作用,在一千多年使用的过程中,临床观察下来是有养阴的作用的。有些人单吃阿胶上火,是因为阿胶毕竟是温性的,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还用了*酒之类的,本来就有湿热,你还养阴,就加重了湿热,肯定会有上火的症状。单用是这样,但是你用在复方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与祛湿、祛热的药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一个复合的作用。

这样从方子来分析的话,它就是一个养阴,去湿和去热三重作用,所以我们分析这个方子,能够把病机拿下来。它是有三重复合病机,你光治湿,有什么用啊?热没有兼顾到。光治热也不行,光治阴亏也不行,它就是三个病机在一起,湿热是互结的,如油入面,难解难分,同时还有阴亏,三个病机在里面互为因果。什么叫互为因果呢?就是一方面会导致另一方面的问题加重,由A导致B,由B导致A,是循环无端的。阴亏会导致津液运行涩滞,化为湿热,热又能加重阴亏,阴亏反过头来又加重湿热,它就在下焦打了一个死结,我们要扯着线头把它扯出来,扯出来以后这个病就能好,它的病机就是这个样。

那我们想为什么在下焦呢?我住的方子是回字形的楼,而且我住在下层,回到家的时候就发现怎么这么湿啊。回形屋空气不如外部那么流通,同样一栋楼里,底层的偏湿,上层的偏燥,你家要是住在二三十层的,风大,偏阳虚,要是住在底层,偏湿,也就是环境也会造成一些病机。所以有时候问诊的时候,你问问住几楼?有时也会影响你的用药,这是题外话。

下面我就分享三个运用猪苓汤的病例。

1

第一个病例是一位女士,今天还来复诊了。她在我这里起码看了五诊,第一诊来的时候主诉是尿尿刚完的时候,耻骨联合的部位突然有下坠感,疼痛难忍,每次尿尿都很害怕,非常难受。我就追问病人,你这个病怎么来的?她就谈起来,医院查出有尿路感染,然后就自行上网买一些养生的书籍看。尿路感染一般情况是下焦湿热,常规的治法,急性要清热利湿,但她没有这么做,不知从哪里看的,觉得自己体寒,买了艾条对着三阴交灸。

其实即使是体寒,有标症也应该先治标,而不是治里面的本。结果灸没两天,发现症状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轻度浮肿,还腰酸腰痛,医院一查,肾盂肾炎。我们说“用热远热”,下焦湿热,你用艾灸,是加重它的热,热又被湿裹在那里,又热又湿,就这样灸出了肾盂肾炎。只好住院了。

住院后,肯定是用抗生素。医院,肾盂肾炎的症状没有了,但是遗留一个症状,就是尿尿到最后,耻骨的部位往下坠,痛,然后就来找我就诊。

根据这个主诉,看舌象:*腻、暗红,我也没有多想,基本上是很典型的下焦湿热,就用了猪苓汤。5剂之后,症状就消失了。一对证的话,经方见效的效果非常快,效如桴鼓。这个症状消失后,她还有阴亏的表现,睡不着、心烦,按照刚才的条文,猪苓汤应该可以治这个病的,但不行,湿去掉了,还有虚火在上面。这个虚热是阴亏的虚热,怎么办呢?我开了*连阿胶汤,用了*连、*芩、白芍、阿胶和鸡子*。

吃了之后,睡觉好了,但又出现一个症状。什么症状呢?上半身非常热、非常烦躁,而且舌头还觉得烫。平时碰到这种上焦有热、有火象的,我习惯用升阳散火汤。在用了升阳散火汤以后,舌头不热了,但是上身还是烦躁,上半身热。我又问她下半身情况,下半身是凉的,最后我又开了升阳散火汤合上引火汤。这是一个我还没有完全治好的病例,从一开始就诊到现在,基本是一诊一变方,按照她的病机来走。

这个病例提醒大家,艾条看上去很安全,但误用了很容易引起副作用。此前我还治过一例也是艾灸误治的。这个患者误喝了一杯放了五六天没有倒掉的水,结果引起腹泻,然后就灸肚脐,灸完引起强烈腹痛。这是肠道湿热,我没有用猪苓汤,用了达原饮合上一些地榆,把这个腹痛给治好了。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即使是艾灸,在不懂的情况下,也千万不要乱用。

2

下面再分享第二例病案。这是一个安徽患者,每隔半个月从安庆坐飞机来一趟找我面诊。他是非常典型的前列腺炎,会阴部位酸、涨、热、痛,尿不尽,连带肛门周围也是涨、热、痛,可以说是下焦有一团火似的,坐立不安。病反反复复有1年多了,看了西医吃消炎药没好,后来到我这里。

按照往常的治法,下焦湿热,我有时会习惯用上风药,为什么?风能胜湿,它能将底层的湿吹干。所以前面一诊两诊,我用了风药。但只是轻微缓解了一些症状,他那些热灼感根本去不掉。只是下面单纯湿的时候,风可以吹干,如果是湿热胶着的话,是吹不掉的。

所以后来我琢磨这么弄这个病。我看他的舌头是润的,用手电筒一照的话,它会反光,亮晶晶的,而且舌面是腻的,上面有一点*,特别是中部和根部。他是吃过消炎药、清热解*药,还有就是利尿药,伤及到了肠胃,所以舌头表面看起来是淡的、润的。但是让他把舌头卷起来,舌底的颜色是暗红的,而且舌底是干燥的,一看舌底我就知道应该养阴了。

他的舌底表面和舌面的表面不同,这是中焦有寒湿,但下焦阴亏有热。这个湿热,因为是久病,所以要加一些活血药,我就给他开了一个小方子,用了当归芍药散合猪苓汤。回去吃了以后,没想到他有这么重的排湿反应,一天拉了七次大便,每次拉的大便就像池塘里的淤泥一样,非常非常的臭,连着拉了五天,然后会阴和肛门的那种重坠、热灼,还有那种酸胀的感觉慢慢就消失了。

上周六来复诊的时候说基本上没有感觉了,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舒舒服服的睡过觉了。后面我又调整了一下处方,根据他的病情变化,该养阴的时候我还是会养阴,没有阴亏的时候我就不会用这个药。都是根据他有湿有热有阴亏的具体情况,按照病机病因来用药。

3

好,下面来分享第三例病案。这是我的一个儿科患者,看完他以后,他的母亲也让我顺带看一看。她的主述是咽炎,清嗓子,有痰,这个痰她觉得在很深部。她平时容易腹泻,大便是粘液状的。当时我是按照咽炎治的,治疗咽炎我常用杏苏散、升阳益胃汤、二陈汤这一类的方子,加一些喉科六味的药。

吃了两剂药以后,她这个咽部的症状就基本缓解了。但是她还说,还有一个症状非常突出,就是憋不住尿,一天可以小便几十次。我们讲小便不利,通常指的是尿不出来,但是也可以是尿频的症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尿频的原因,尿频是机体驱邪的自然良能。比如,人一旦有了感冒,想要咳嗽、想要排痰,这是自我的一个正常的排病反应;肠道有不消化的东西或者是肠道有感染,机体就想通过呕吐或者腹泻把病邪给排出去。尿路有感染的时候呢,小便也有这种反应,想通过尿尿把这些病邪给排出去,让它不再刺激我们的机体。

但是类似于心烦喜呕,比如说胸膈部有痰,就会出现干呕的症状,我们就是喜呕,不是喜欢呕,姚老说的恨不得呕,要把这个痰呕出来,可是呕不掉,它不在消化道。同样,如果病邪在下焦,不完全在尿道的话,你再怎么去尿,它也尿不掉。其实就是有邪需要你去驱赶,所以才会有这种憋不住尿的情况。

然后我去看他的舌底,舌底是暗红的、干的,这就是阴亏。看下焦我喜欢看舌底,舌底是偏下,舌面是偏中上,这是我看多了以后发现的一个规律。结合她前面大便带有粘液状,说明她的下焦是有湿热的,所以我就开了一个猪苓汤。

第二天她复诊的时候说,吃了一次以后,就没有出现这种尿憋不住的症状了。所以说,如果针对病机符合病情的话,经方真的是可以如鼓应桴,当场见效的。

究竟阴亏的人能不能用猪苓汤利尿呢?我们其实还是要从具体的病情来看,如果阴亏不是很严重,但是湿热很重,我觉得还是可以用猪苓汤。或者说,如果经过吐泻或者大汗,阴亏严重的话,可以用了猪苓汤然后再来养阴,用一些天冬、麦冬、石斛等等。

岳美中先生说最好是用原方原量,我感觉每个人的体质偏重不一样,千人不同,比如说湿热夹阴亏的比重就会不一样;而且人的病机不可能是单一,比如湿热阴亏的同时还有外感存在的时候怎么办?所以说病机有时候是叠加的,你看它叠加多少层,再来看要怎么弄,先治疗哪个,像打了死结,要想先扯一个线头。所以我们要按照不同的病情来用这个药。

我今天拉拉杂杂的,就跟大家分享我对这两条条文的一些粗浅的理解。谢谢大家。

(本文由书院志愿者曾伟坚、赵利欣、丁琼、余佩蘅、王磊、胡亚男、陈剑城、潘施妍整理)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