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71219/5943317.html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04接下来看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先翻译一下:《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痱病,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活动,失语,脑子糊涂,身体麻木不仁不知痛痒,或者肌张力增高肢体拘挛不能随意翻身转动。药物组成: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煎服法:以上九味药,用水一斗,煮取汤汁四升,温服一升,应当微汗出,坐在凳子上,用一条薄被复盖在脊背部,汗出病愈;如果不出汗,那就再吃一副药。没有什么特殊禁忌,但要注意不要吹风。此方还可治疗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咳嗽,气喘,颜面浮肿。续命汤是中国古代治疗中风病的首选方剂之一。《伤寒杂病论》是经过宋代校正医书局整理过的,在收集整理张仲景原著基础上,林亿这些家伙把《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两书,在《金匮》里头增加了后世一些“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就属于林亿加的附方。这个《古今录验》也是一本古代方书,它是唐初甄权、甄立言写的,原书我没找到。书中讲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哎呀,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又艰涩难懂,都想读是读不过来的。关于“中风痱证”,古书《灵枢·热病》是这么讲的:“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所以这个“痱”,就是中风病的主证,不是夏天长的痱子,那是两回事,这种中风痱病主要表现为肢体症状,比如手足偏瘫、肢体不用;或者是语言功能障碍,神志昏蒙等,这些都是中风最常见的证候表现。原文讲的很简单,可以这样理解:“身体不能自持”,指的是四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冒昧不知痛处”,指感觉障碍,肢体麻木,感觉出现异常,不知痛痒。“口不能言”,指的是失语或者是构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拘急不得转侧”,指肌张力增高不能随意翻身、转身。结合方后所述“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指的是重症影响肺部的并发症。通观以上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累及运动系统,造成肌力、肌张力障碍;累及感觉系统,影响深、浅感觉及复合感觉;累及后组颅神经,出现呼吸困难,言语、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的特点多与肉筋以及精神异常有关,如昏仆,喝僻不遂,语言不利等。正如张仲景在书中所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这个“风痱”主要表现在肢体功能障碍,手足肢体瘫痪不能自主活动,说明这个病的主要证候体现在表位上,有表证存在,人体的四肢百骸是属于表的,治疗这个风痱,就要从风中于表来论治。综上所述,中风痱的证候特征主要是肢体偏瘫不用。《古今录验》续命汤证的病位在表,是因虚而致实,营卫郁闭,脉络虚损,血瘀痰饮互阻。发病机制关键主要是“不通”,这个不通,有表气的不通,也是脉络的不通,所以,这个病,不论是外邪犯表,还是内伤出表,治疗上都要以表证为重点,就要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来治风为主,开泄表气的郁闭,使营卫之气透达、脉络通畅,那么“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自然就会好了。归纳她发病机制关键词,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一个是“风”,另一个是“滞”。我们来看一看续命汤这张方子组成:九味药。其中麻*汤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加入人参牵制麻*汤发汗,石膏、干姜等量并用,调和寒热,当归、川芎辛温补血。这张方子是麻*汤加石膏、干姜、当归、川芎、人参而成,也可以看作大青龙汤去掉生姜、大枣再加人参、当归、川芎、干姜而成,所以它还可以治疗“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之属因虚寒客,饮热互结之证,观方后薄覆取汗及避风调摄之法即可知矣。这张方子赞,临床使用,只要方证相应,则必有桴鼓之效。百岁神医、药王孙思邈对续命汤治疗中风奇效推崇备至,他讲“诸风服之皆验”,评价非常高。我觉得这个方子叫续命汤很夸张,言过其实。我经常拿她去治疗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脱髓鞘疾病,效果是很好滴!最常见的疾病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果患者能够在发病当天就来治疗的话,通常几副药就能恢复个八九成。还有就是带状疱疹神经痛、急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这类疾病都是有炎症的过程的,您别拿她去治疗急性脑梗塞、脑出血,会耽误病情的,她治不了这种病,千万别以为续命汤真的能“续命”。对于治疗各类痿证,我个人的体会是一定要有麻*这味药,少不了!无汗您大胆的去用,有汗的配合石膏,把石膏加上去。麻*的副作用常见的是心悸和失眠,如果患者出现心悸失眠,那么就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加,直至找到有效、患者又能够耐受的最佳剂量为止。再看下一张方剂:
《千金》三*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芪二分,*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简单翻译一下:《千金》三*汤治疗中风病手脚拘挛,全身骨节疼痛,心烦意乱,怕冷,整天不想吃东西。药物组成:麻*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芪二分,*芩三分。用法用量: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煮取两升,分三次温服。第一次服药后微汗出,第二次服药后大汗出。心中烦热,加大*二分,腹部胀满,加枳实一枚,气上逆,加人参三分,心悸,加牡蛎三分,口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怕冷,加附子一枚。对于《金匮要略》里头的附方,普遍认为不是仲景方,都认为是宋代林亿等人所加。这些方子分别来自千金、外台、古今录验、近效方、肘后方等书或者某医生如崔氏。由于临床效果好,我们通常也把这些附方当做经方对待。“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这里的中风,我们不要把它当成脑卒中看待,应该解读成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很多时候,古人都是用“风”来代表外邪。这段话讲的是病人向来营卫较虚(从使用*芪我们可以反推此证有表虚),感受风寒湿邪,邪气入里,郁而化热,但是邪气入里的程度还不是很深,不是太深,总体症状表现比续命汤证来得轻一些。风寒湿邪气侵入肌肤腠理、经络之间,营卫之气壅遏不通,所以就会出现手足拘急,关节疼痛,恶寒怕冷。体内阳气被寒邪团团围住,不得外透,郁而化热,加上随着邪气的深入也渐渐化热,邪热内扰心神,就会出现心烦意乱。阳气被郁,向里退缩,壅遏脾胃,脾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所以整天不想吃东西,没胃口。这一张方子用药也非常简单,就5味药,麻*、细辛、独活、*芪、*芩。因为药物包含有麻*、*芪、*芩,所以称作三*汤。这与大*、*连、*芩的泻心汤有区别的,我们要记住。从这五味药我们看到麻*和*芪配伍使用,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这种配伍前面见过,乌头汤就有麻*配*芪的使用。麻*辛温发汗解表,*芪甘温益气固表止汗,两个药物好像存在矛盾。但是在乌头汤与三*汤的确麻**芪相须为用。乌头汤治疗历节病不可屈伸的疼痛,三*汤治疗百节疼痛。这一种疼痛不像麻*汤证能够一汗而解。用麻**芪配伍使用,能够保持药气在肌肉之间流窜从而达到通阳开痹止痛的作用,*芪固护正气防止麻*发汗太过,补益卫气扶正祛邪,一举多得。麻*、独活、细辛温散深入机体的风寒湿邪,温通经络畅行营卫气血;*芩清热燥湿;*芪温补卫气杜绝外邪再犯。整张方子既散寒清热止痛,又补益卫气的虚弱。煎服法,将以上5味药,用水6升,煮取汁2升,分3次温服。第1次服药后使身体微微出汗,第2次服药后则应大汗而出。现在我通常是这样交待患者的,用3碗水煮取1碗汤药,分3次口服。伤寒论里头的煎煮法几乎都是用3份的水煎取1份的药,分2次到3次口服。后面还带了一些加减法:如果心中烦热更重了,加入大*2分;腹部胀满,加枳实1枚;气上逆,加人参3分;心悸,加牡蛎3分;口渴,加栝蒌根3分;怕冷,加附子1枚。由于阳热內郁,湿热胶着,上焦中焦气机不利,肠道湿热积滞,常常会见到心中烦热不已,腹胀腹满腹痛、大便秘结、或者大便粘滞不爽,可以加大*泻湿热通腑实;可以再加枳实行气消满。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枳术丸治疗心下坚满,上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腹胀腹满用枳实、厚朴,但满不痛用厚朴,又满又痛用枳实。湿热蕴结在胃,耗伤胃气,胃的功能是必须要和降的嘛,胃虚她就降不下来了,要上逆,那么就会出现心下痞满,恶心欲呕的表现,加人参补脾胃之气,以运化湿浊而降逆气。您看,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里头都有人参,专门就是治疗这种胃虚气逆之心下痞。内热扰心,心主血脉功能受损,会出现心悸,加牡蛎安神缓解心悸;肺胃热盛累及气阴,气阴两伤,加栝蒌根(天花粉)养阴清热、清肃肺胃之气;如果体质是阳虚的人,平素就经常四肢不温怕冷的,加附子温肾通阳。您看,她的用方加减啊非常灵活,随证加减,活灵活现。临床运用,我拿她治疗一些颈肩腰腿痛,以及疼痛性的神经损害,如正中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肋间神经痛等,这些疾病表现为寒邪外闭、阳郁化热这种发病机制的都可以放胆使用。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收听。如果您觉得才叔的读书分享有帮助,